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泓上秋雨日记

泓上秋雨日记

十月初七 寒露初临

晨起推窗,但见泓上烟雨迷蒙,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恍若置身王摩诘“空山新雨后”之画境。檐角滴答声不绝,似古琴轻抚,又似时光叩门。忽忆及韦苏州“泓上秋雨”之句,心下怅然,遂取青竹伞,欲往湖畔寻一番诗意。

雨中泓畔独步

石板路被雨水浸得乌亮如墨,苔痕斑驳处泛起翡翠般的光泽。柳丝垂入泓中,蘸着涟漪书写天书,每道水纹都是转瞬即逝的偈语。三五残荷擎着铜钱大的水珠,在风中微微颤抖,竟比盛夏时更显风骨。忽然有白鹭从芦苇丛中惊起,双翅掠水时带起银链般的水珠,旋即融入苍灰色的天际。

“泓澄湛凝绿,物影巧相况”——此刻方知古人状物之精妙。雨滴在湖面绽开无数个微小宇宙,生灭之间映出云影天光。偶有枫叶飘落水面,便成了自然馈予的诗笺,载着秋的秘语缓缓航向彼岸。

亭中偶得

避雨于望泓亭时,见石柱刻有前人楹联:“万顷烟波收浩渺,一泓秋色贮澄明”。抚摸斑驳刻痕,忽觉古今在此刻交汇。百年前是否亦有文人在此听雨观泓?是否同样为“秋雨泓上”的意境而心醉?檐下雨帘如珠玑垂落,在青石阶上敲出平平仄仄的韵律。

取出随身携带的毛边本,以钢笔蘸着秋色记录所见:水纹如诗行舒展,雨声若平仄交错,而泓则是天地铺就的宣纸,任自然挥毫洒墨。墨迹在湿润空气中微微晕染,恰似思绪的蔓延。

归途遐思

暮色渐浓时雨势稍歇,泓上泛起薄纱般的雾气。归途经过古琴台,隐约听见有人弹奏《潇湘水云》,琴音与残雨滴答声交织成韵。忽然了悟:泓上秋雨从来不仅是自然景致,更是千年文心的映照。自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到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一泓秋水始终荡漾着东方美学的魂灵。

今日方知韦应物“泓上秋雨”之妙,不在状物之工,而在以有限之水镜,照无垠之天地。人生百代皆过客,唯有泓上烟雨,岁岁年年润泽着追寻诗意的灵魂。

华灯初上时返舍,窗外的泓已隐入夜色,唯有雨声依旧敲打着时空。墨迹未干的日记本上,秋雨还在字句间淅沥不停。或许明日放晴时,泓上会升起彩虹,但此刻宁愿雨声长伴,好让这泓秋色永远贮存在水墨氤氲的诗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