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松风入梦——读青松有感

2023年12月5日 晴

晨起推窗,忽见庭院那株老松覆着薄霜,枝干却仍倔强地刺向天空,蓦然想起陈毅元帅那首《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一、古诗中的松魂

古人咏松总带着特殊的情怀。李白在《南轩松》里写"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白居易《庭松》中"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的描写,都让这常青之树承载着文人风骨。最令我动容的是王维《青溪》里"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意境——那松风仿佛能吹散俗世烦忧。

二、老松的启示

办公室窗外有棵百年古松,我常对着它发呆。某日暴雨,看它枝叶剧烈摇摆却根系稳固,突然明白古人为何将松与"坚韧"划等号。这让我想起自己正在攻关的项目,三个月的瓶颈期是否也该学学青松的"挺且直"?

松树的生长总带着哲学意味:

  • 幼苗期要经五年才长一寸
  • 成年后遇风则枝干更遒劲
  • 树皮皲裂处会分泌松脂自愈
这不正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生动写照吗?

三、松香入墨

傍晚练字时特意用了松烟墨。苏轼说"松风竹炉,提壶相呼",我这现代人虽用电水壶,但看着墨色在宣纸上晕开,竟真嗅到几分松林的清气。或许古诗里的松树从来不只是植物,而是种精神图腾——就像此刻笔下渐成的"贞松"二字,横竖撇捺间都是向上的力量。

临睡前又望了眼月光里的松影,忽然觉得,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写着生命的《青松》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