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观米芾《咏潮》有感
壬寅年腊月初七 微雪
晨起推窗,见天地皆白,细雪如米颠狂草之飞白,倏然忆起昨夜灯下所读米芾《咏潮》诗。其句云:“怒气号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笔墨酣畅淋漓,似有潮声破纸而出。今观雪浪层叠,竟与诗中沧海叠浪之境暗合。
墨海涛声
米襄阳此诗最妙处,在以书法笔意入诗。初读但觉雷霆万钧,细品方知墨韵跌宕。“天排云阵千雷震”一句,岂非其“刷字”笔法之写照?昨夜临摹其帖时,忽觉笔端似有江潮奔涌,墨未磨浓已闻涛声阵阵。想来书画诗文,至高处皆通造化,米芾自称“刷字”,实则以笔锋搅动乾坤气象。
雪砚冰毫
今晨特取青石砚注雪水研墨,欲趁雪景摹写诗境。冰毫触纸的刹那,忽悟米芾“地卷银山万马奔”之妙——雪落砚台恰似浪涌银山,笔下蜿蜒的墨迹竟与檐角垂冰形神相契。原以为《咏潮》只写钱塘胜景,此刻方知天地万物皆是墨池波澜。
云阵千雷
午后雪霁云开,阳光刺破层云时恍见“天排云阵”之象。米芾诗中所绘,非止自然奇观,实乃艺术创作时心潮澎湃之状。每读“千雷震”三字,便似见其挥毫时笔走龙蛇,纸面金石铿锵。这等气魄,非胸中有万里江海者不能为。
暮色四合时,雪地映出青蓝幽光,恍若墨色渗入素绢。今日既观天地造化之诗,复品诗中天地之韵,乃知米芾“神游八极”之谓非虚。搁笔时忽闻檐铃摇响,其声清越,恰似诗尾余韵,在雪夜里荡开圈圈涟漪。
米芾《咏潮》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题)
咏潮 [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注】①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②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自裁”。传说他死后,...
咏潮米芾赏析
米芾(米黻,1051-1107)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在书法史上尤以草书见长,被誉为“草圣”。"咏潮"是米芾的一首著名诗作,充分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现象的感慨以及深厚的文学素养。一般来说,对于类似“咏潮”这样的诗作,赏析通常会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象描绘:赏析如何通过诗人的笔触描绘潮水的...
咏潮米芾翻译注释
咏潮 [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翻译:首联,钱塘江潮经过海门时,浪花飞溅,波涛翻涌,好像是子胥的魂魄因冤屈而使得潮水怒号。颔联,天空中云朵排成列阵,浪潮奔腾而至,似千雷轰鸣。...
咏潮 米芾翻译
咏潮 米芾翻译 咏潮,怒气号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 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自裁”。传说他死后,...
咏潮米芾翻译
咏潮米芾翻译 咏潮, 白兮苍苍,绿兮翠翠。 浩浩波涛起,渐渐涨潮水。 汩汩涌流来,潮水涂满地。 壮阔场面,美丽景色。 潮水滋润土地,沐浴农田。 耕耘相伴,岁岁丰收。 潮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潮涨则退,潮落复升。 生生不息,永恒循环。 潮水之美,我心向往, 赞叹它的气势与力量。 潮水汹涌,...
米芾《咏潮》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题)_百 ...
咏潮 [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注】①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②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
米芾的咏潮古诗
米芾的咏潮古诗 米芾的咏潮古诗 《咏潮》全诗内容如下:怒气号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诗中:1、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