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你,一树梨花压海棠
日记一则
清晨推开窗,春风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好友昨日发来的诗句忽然浮现在脑海——“春风十里不如你,一树梨花压海棠”。这十四个字像沾了露水的蛛丝,在晨光里轻轻摇曳,牵动着我的思绪。
花事
小区里的梨树开得正盛。枝干遒劲如墨笔勾勒,簇簇白花却娇柔得像是宣纸上晕开的水痕。风过时,花瓣簌簌落在石阶上,让人想起《红楼梦》里黛玉葬花的情景。而转角处的西府海棠也不甘示弱,重瓣的花朵层层叠叠,在朝阳下泛着胭脂色的光晕,当真应了“压海棠”三字里的较量意味。
想起去年此时,我们曾为“春风十里”的典故争得面红耳赤。你说杜牧原句写扬州繁华,我却坚持认为冯延巳的“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更衬此情。最后两人各退半步,约定要把这两句并蒂莲似的诗句,绣在下次同游时穿的汉服衣襟上。
人约
午后收到你寄来的包裹。拆开素色包袱皮,里面是手工装订的诗集。牛皮纸扉页上,你用工楷写着:“纵使春风阅人无数,终不及你眉间一段风流。”忽然觉得眼眶发热。那些在图书馆并肩抄写《花间集》的下午,在琴房合奏《阳关三叠》的黄昏,都随着墨香从纸页里漫出来。
傍晚散步时,看见几个孩童在梨树下追逐。花瓣落满他们的肩头,笑声惊起一树麻雀。忽然明白你说的“不如你”并非比较,而是春风走过千里万里,唯有经过你窗前的那一缕,才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就像那年你为我折的海棠枝,插在陶罐里足足开了半月。
夜思
临睡前把诗集放在枕边。台灯将梨花的身影投在墙上,恍若故人入梦来。忽然想起我们争论过的另一桩公案:李商隐到底有没有在《无题》里藏了玉阳山恋事的密码?当时你笑着用湘楚口音念“相见时难别亦难”,窗外的海棠正把影子印在你的蓝布衫上。
此刻窗外春风依旧,带着初春特有的微凉与躁动。忽然觉得古诗里的每个字都像一盏灯笼,而提灯的人,正隔着千年的月色与我对望。或许明天该给你写封长信,开头就写:你送的梨花标本,我把它夹在了《李义山诗集》的第二百零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