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草萋萋忆故人——带草的古诗词日记

春草萋萋忆故人

2023年4月15日 晴

原上草色入梦来

清晨推开窗,院墙外的野草已窜到半人高。"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的诗句突然涌上心头。这些带着露珠的草叶在朝阳下泛着翡翠般的光泽,让我想起童年跟着祖父在田野里辨认草药的日子。

青草记忆中的药香

祖父总说"春草萋萋鹦鹉洲"不只是诗人的想象,他粗糙的手指拂过车前草锯齿状的叶片,教我闻艾草特殊的辛香。那些沾着泥土的根茎被晒干后,会在冬日化作治愈咳嗽的良药。如今阳台上晾着的薄荷,依然延续着这份带着草香的传承。

记得最深的是祖父用苍耳子治烫伤,

他说草木有情胜过千金方,

就像杜甫写"细草微风岸"时,

飘摇的何止是江边的绿浪。

城市缝隙里的诗意

下班路过拆迁区的荒地,钢筋水泥的夹缝中,蒲公英正举着毛茸茸的灯笼。这让我想起王维"春草明年绿"的期待,也想起李煜"离恨恰如春草"的惆怅。用手机拍下这丛倔强的绿意时,发现砖缝里还藏着几株开紫花的二月兰。

草木书签里的时光

翻出大学时压制的草叶标本,其中芒草穗子仍保持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弧度。夹在《楚辞》里的香蓼已经褪色,但"青青河畔草"的批注依然清晰。这些脆弱的植物纤维,竟比硬盘里的照片更经得起时间冲刷。

暮色中给老家的祖父打电话,他说后山的清明菜正鲜嫩。电话那头传来布谷鸟的啼鸣,混合着风吹过麦田的沙沙声——那是再精湛的AI语音也模拟不出的,带着草香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