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望中的家国情怀——一个普通人的抗疫日记

《春望》中的家国情怀——一个普通人的抗疫日记

清晨推开窗,街道上消毒车缓缓驶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忽然想起杜甫那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这特殊的春天里,这句诗有了全新的诠释。疫情让城市按下暂停键,但山河依旧,春色不改,正如我们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三月十五日 晴

今天社区通知进行第七轮核酸检测。志愿者们穿着红马甲,在春风中忙碌着。看着长长的队伍井然有序,忽然体会到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深意。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座城:医护人员彻夜未眠,社区工作者逐户排查,居民们自觉配合。最平凡的我们,也在用最朴素的方式爱国。

四月二日 小雨

收到政府发放的爱心菜包,里面有青菜、土豆和猪肉。邻居张阿姨把自家多囤的药品分给有需要的老人。这让我想起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疫情面前,没有人是孤岛,无数微光汇聚成照亮黑暗的星河。

晚上和女儿视频,她隔着屏幕为我背诵《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突然泪目。这份文化的传承,这种精神的接力,正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当代写照。灾难面前,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家国一体,什么是血脉相连。

四月十日 晴

解封第一天,走在重新热闹起来的街道上,樱花盛开得正好。想起鲁迅先生的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场战疫中,我看到了无数这样的中国人。他们或许不会吟诗作赋,但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最动人的爱国诗篇。

深夜整理这些日记,恍然明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爱国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为:是戴口罩的自觉,是保持距离的克制,是互帮互助的温情。这个春天,我们用各自的方式,共同写下了一首属于这个时代的爱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