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晓新记

春晓新记

壬寅年二月廿三 微雨初霁

晨光熹微时,檐角宿鸟的啁啾将我从梦中唤醒。推窗见庭前海棠经夜雨洗礼,绯红花瓣零落石阶,恍若铺就一袭云锦,正是孟襄阳"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意境。

一、花事阑珊

执青竹扫帚轻拢落英,忽忆及《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之举。古人惜花之心,较之今人尤甚。每片花瓣的飘零都承载着季节更迭的密语,纵使明日枝头有新蕊绽发,此刻零落成泥的芳魂亦值得半日踌躇。将残瓣盛于陶瓮,注以清泉,任其在案头浮沉——这大抵是今人能与古人共享的、最朴素的诗意。

二、雨润万物

午后携伞漫行城郊,见油菜花田金浪翻涌,细雨如酥浸润阡陌。农人披蓑戴笠巡田畦,竹筐里盛着新掘的春笋。想起苏轼"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之句,方才领悟这"媚"字之妙:雨丝并非阻隔,反是天地间的柔毫,将山川草木描摹得愈发鲜妍。

溪畔老妪售新茶,粗陶碗中碧色氤氲。闲聊方知此地仍保留"谷雨前茶"的古称,嫩芽经雨水淬炼后尤显清醇。试啜半盏,唇齿间漾开的何止是茶香,更是穿越千年的春之况味。

三、暮色寻幽

日暮归家时,西天云隙忽漏金光,恰照见巷口童稚嬉戏。垂髫小儿以柳枝编冠,诵着"春眠不觉晓"的童谣奔跑,绢制风筝掠过白墙黛瓦,线端系着银铃般的欢笑。此情此景令人生出奇妙的时空交错之感——盛唐的诗意穿越千年烟尘,依然在寻常巷陌生生不息。

夜来挑灯记此日历程,墨迹在宣纸上洇出春的气韵。窗外又淅沥落起雨来,但闻暗香浮动,不知是晚樱抑或新桐的馈赠。古人观照万物皆成文章,今人若肯暂离尘嚣,亦能在风雨花叶间,寻回那份对天地虔诚的悸动。春色从来不曾辜负人间,唯恐人间辜负春色耳。

春晓是一篇描写秋天的诗吗

春晓是一篇描写秋天的诗吗 《春晓》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衍生注释:“春眠”就是春天睡觉;“不觉晓”意思是不知不觉就到天亮了;“闻啼鸟”是听到鸟儿啼叫;“夜来”指昨天夜里;“花落”就是花朵掉落。二、赏析:这首诗可太妙啦!开头“春眠不觉晓”,把春天那种让人睡得舒舒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