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送人古诗:一场穿越千年的离别
日记: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天重读了骆宾王的《易水送人》,那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依然让我心潮澎湃。站在窗前,望着楼下匆匆的行人,忽然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在演绎着不同的离别故事。
《易水送人》原文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易水边的思考
这首诗让我想起去年送好友出国时的场景。机场的玻璃窗像易水般将我们隔开,她拖着行李箱的背影,与诗中“壮士发冲冠”的荆轲何其相似。不同的是,古人的离别往往意味着生死未卜,而我们还有视频通话可以缓解思念。
古今离别的变与不变
现代交通发达,却依然冲不淡离别的愁绪。上周母亲送我返校时,她站在月台上挥手的样子,与两千年前易水畔送行的人们重叠在一起。科技改变了联系方式,但人类的情感内核始终未变。
突然想到: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易水边的送行者与被送者。毕业季的校园、退役仪式的军营、移民海关的通道...这些现代版的“易水”见证着无数动人情谊。
诗中的永恒价值
《易水送人》短短二十字,却道尽人类共通的情感。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傍晚给异地的恋人打电话时,突然明白:与其说我们在读古诗,不如说古诗一直在读我们。
合上诗集,窗外华灯初上。突然很想给所有远方的亲友发条消息——在这个“易水”无处不在的时代,至少我们可以让告别少些悲壮,多些温暖的承诺。
)于易水送人 古诗
于易水送人 古诗 "于易水送人"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首诗的背景取自《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据记载,荆轲在易水边与燕太子丹告别,前往秦国行刺秦王。临别之际,高渐离击筑(一种古代乐器),荆轲和之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
《易水送人》古诗原文
《易水送人》古诗原文 《易水送人》古诗原文 骆宾王《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一、衍生注释 “燕丹”指燕太子丹,荆轲刺秦的主谋;“壮士”即荆轲,《史记·刺客列传》载其出发前“怒发上冲冠”;“没”读mò,意为去世;“水犹寒”是说易水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清冷,暗合...
易水送别古诗译文合集
古诗文系列: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 作者简介: 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 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 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 被杀,或云为僧。 古诗文系列: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于易水送人...
易水送人的诗和意思合集
于易水送人古诗 于易水送人古诗 陆游的《于易水送人古诗》是一首写给自己弟弟的古诗,诗中意 蕴深刻,内涵丰富,抒发出陆游对亲情和友情的珍爱之情。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以这样一幅车马破 冰而来的场景,表达出自己的心念:请自己的弟弟同他一起踏上旅途, 朝着梦想的地方去,去拥抱更美好的...
于易水送人 古诗词合集
水:指易水之水。 译文1: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 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译文2: 古诗诵读于易水送人PPT课件 荆轲前传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 燕太子为了刺杀秦王,找到了他。荆轲明知自 己将一去不返,仍毅然接下任务。 公元前227年,...
于易水送人一绝的古诗诗意合集
于易水送人 爱背古诗 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 【朝代】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赏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 武...
于易水送人一绝的古诗合集
⑼水:指易水之水。 ⑽犹:仍然。 【翻译】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 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赏析】 于易水送人古诗鉴赏 于易水送人古诗鉴赏 于易水送人古诗鉴赏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发上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诗...
易水送人古诗意思合集
《于易水送人》古诗赏析(带拼音) 一、作品简介 《于易水送人》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绝。此 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前 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后两句是怀 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全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二、作者简介 骆宾王,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