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方舟的古诗伴我晨读

方舟的古诗伴我晨读

六月十二日 晴 微风

清晨五点半,窗外还泛着蟹壳青的天光,我照例坐在书桌前翻开那本泛黄的《方舟诗选》。这本诗集是高中语文老师临终前赠予我的,扉页上有他娟秀的笔迹:"愿此舟载你渡万千波涛"。三年来,每个晨曦微露的早晨,我总要与方舟的古诗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今日品读《江夜泊舟》

"月碎银鳞浪,舟横古渡头。灯温三更酒,雁过一江秋。"反复吟诵着这二十个字,忽然被"灯温三更酒"的"温"字击中。想起去年独自在异乡医院陪护母亲时,深夜看着输液瓶反射的微光,确实像一盏温着愁绪的酒灯。方舟的古诗总是这样,初读觉得是写景,再读发现都是人生。

记得最初接触方舟的古诗是在大三的现当代文学课。教授说这位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却总在诗里建造精神的方舟。当时不解其意,直到自己经历亲人重病、求职挫败、友情变迁,才明白为什么他的诗里总有"舟"的意象——那是在告诉我们,人生汪洋中每个人都需自渡。

最爱的《雪夜归舟》

"千山飞白絮,孤艇破玄冰。橹摇星斗碎,衣染腊梅馨。"这首诗陪我度过整个考研寒冬。每天清晨背诵时,仿佛看见那个在冰雪中奋力划桨的身影。每当我想要懈怠,就会想起"橹摇星斗碎"的力度——连星辰都可以摇碎,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方舟的古诗最妙处在于既古典又现代。他常用传统意象,表达的却是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就像《数码之舟》里写的:"二维码扫千年月,光纤连接古今愁"。这种古今交融的特质,让他的诗既不会因岁月褪色,反而随时间流逝焕发新的生命力。

合上诗集时阳光已经洒满书桌。忽然注意到今日恰是芒种,正是方舟在《麦田舟影》中写的"金浪千重送归舟"的季节。想起诗人曾说他的创作追求"三昧":生活味、哲思味、人间味。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在不同人生阶段读方舟的古诗,总能品出不同滋味。

准备出门时,手机收到入职通知。看着窗外车流忽然觉得,每辆车都是载着故事的方舟,就像诗里写的那样:"长安大道如川流,各有悲欢在各舟"。今日读诗心得:方舟的古诗不是避世之舟,而是教会我们在波涛中前行的生命之舟。愿我也能如诗人所期,驾一叶文字之舟,渡自己,也渡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