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夜思乡日记
十月十五日 晴
寒露已过,霜降未至。沪上的秋夜总带着几分湿冷的暧昧,不像长安那般干脆利落。推开出租屋的窗,恰见一轮明月悬在高楼缝隙之间,冷白的光泼进屋里,在复合地板上淌成一片银亮的河。忽然就想起李太白那四句诗,像一枚银针扎进心里——原来千年岁月从未改变游子望月时的眼神。
疑是地上霜
月光在空调外机上凝成薄薄一层,确实像极了初霜。记得故乡的霜比这更有实感,清晨推开门,能看见霜花在瓦当上描出松针般的纹路。而此刻冰箱运转的嗡鸣声里,我竟对着人造光斑怀念起真正的寒冷。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母亲发来庭院桂花的照片,花粒落满石阶,恰如诗中描摹的碎霜。忽然懂得李白为何要用霜喻月——那是一种触碰不到的冰凉,近在眼前却无法掬起的乡愁。
举头望明月
消防通道的铁门吱呀作响,我踩着水泥台阶步步登高。天台的风卷着隔壁炒菜的油烟,但月亮依旧清冷地悬着,与记忆中别无二致。原来古人与我们仰望的是同一轮明月,这个认知让人莫名心安。远处霓虹灯牌变幻着蓝紫色,却盖不过月华的皎洁。忽然想起李白写下这句时,是否也曾站在某处高台,衣袂被夜风吹得鼓胀如帆?他望月时看见的,应当没有这些蛛网般的电线,但云翳遮月的怅惘大抵相通。
低头思故乡
月光在手机玻璃屏上反射出模糊倒影,指纹痕迹让光晕散成蛛网形状。家族群里堂妹发了婚宴视频,红烛高香映着熟悉的老宅门楣,八仙桌还是我儿时磕过角的那张。忽然鼻腔发酸——乡愁从来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这些细碎的、猝不及防的瞬间。像月光悄悄爬过窗台,等你发现时,早已浸透整间屋子。打开外卖软件划了半天,最终关掉屏幕。有些滋味是数据无法复制的,比如母亲总在桂花糕里多放的一勺蜜,父亲温黄酒时必加的枸杞。
月光渐渐斜过墙角,在凌晨两点的钟声里褪成淡青色。我忽然明白这首诗永恒的秘密——李白早已为所有漂泊者准备好了月光签证,每当异乡的月照亮床前,我们便获得一次重返故土的精神豁免。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原来每个游子都是站在月光搭建的鹊桥上,与千百个思乡的灵魂隔空相望。
描写中秋的诗句编辑精选范文
54、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55、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无名氏《明月何皎皎》5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57、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杜甫《月夜思乡》58、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