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山行偶得:在古诗的韵脚里邂逅大自然的呼吸

山行偶得:在古诗的韵脚里邂逅大自然的呼吸

晨起入山

破晓时分的雾气还缠绕在青石阶上,让我想起王维《鹿柴》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露珠在蕨类植物的羽状叶片上滚动,像杜牧笔下"停车坐爱枫林晚"时不小心抖落的星光。背包里揣着《唐诗三百首》,每走百步便觉得古人的诗句正从苔痕里生长出来。

山色空蒙雨亦奇

转过鹰嘴岩时,忽然落下一阵太阳雨。苏轼描写西湖的这句诗,此刻竟在海拔八百米的山脊上获得全新注解。雨丝将马尾松的针叶洗得发亮,岩缝间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恍若李白笔下"山花如绣颊"的立体呈现。

午憩溪畔

坐在被流水打磨得圆润的溪石上,打开饭团时惊飞几只蓝尾鸲。柳宗元《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的寂静,在此刻化作三两只蜻蜓点水的涟漪。溪水冲刷鹅卵石的声响,与王维《青溪》"声喧乱石中"的描写完美重叠,让人怀疑诗人是否曾在此地盘桓。

注意到岸边几株野生山茱萸,殷红的果实让我想起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色彩碰撞。蚂蚁队伍在树根处构筑的王国,恰似白居易"野火烧不尽"的另一种生命诠释。

暮归小记

下山时晚霞已染透云海,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的场景在眼前徐徐展开。突然理解为何古人总爱在山水间寻找诗意——当松涛与泉吟组成天然平仄,当山岚的起伏暗合格律,这种天籁般的韵律美,正是最原始又最永恒的诗歌教科书。

归途拾得枫叶一枚,叶脉的纹路里仿佛藏着杜牧《山行》的平仄。突然明白:所谓描写大自然的古诗,不过是先辈们替山川万物写的日记,而我们今日的行走,正在续写这首永不完结的天地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