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中一日记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八月二十日 晴

清晨六时,薄雾未散,我便已踏上山径。此行并无特定目的,只是近日心绪不宁,想起常建那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忽生向往,遂决定入山一日,以求片刻安宁。

初入山时,晨光熹微,林间还带着夜间的凉意。石阶上沾着露水,踩上去微微湿润。越往深处,鸟鸣声愈清晰。起初只是零星几声,像试探,而后便逐渐热闹起来。画眉、黄鹂、山雀,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各自唱着不同的调子,却意外地和谐。它们并不十分怕人,偶有胆大的,从枝头跃下,在不远处的空地上跳跃觅食,黑豆似的眼睛机灵地转动。我忽然明白了何为“悦鸟性”——这山中的光景、自由的气息,确是连鸟儿都感到欢欣愉悦的。

午憩潭边

晌午时分,我寻得一处幽潭。它藏在一片浓荫之下,水面如镜,将四周的山色、树影、蓝天白云毫无保留地纳入怀中。我坐在潭边的青石上,取出带来的干粮,静静享用。蝉鸣聒噪,却并不惹人厌烦,反而更衬出山中的寂静。

我长久地凝视着潭水。水面倒映着摇曳的树影和我的身影,但看着看着,那影子似乎不再是我,而只是一个偶然驻足于此的过客。都市里的烦忧、缠身的琐事,此刻都被这清澈见底的潭水洗涤、映照,而后变得轻飘飘的,不再沉重地压在心头。这便是“空人心”吧?并非变得空虚,而是卸下了那些不必要的负累,让心回归到一种澄明、空灵的状态。烦恼依旧存在,但在这山光潭影之间,我仿佛获得了与之和平共处的能力。

日暮下山

夕阳西下时,我循原路返回。身上的疲惫是真实的,但心情却轻盈了许多。回头望去,暮色中的山峦显得更加深沉静穆。我想,古人写下这样的诗句,并非只因山景之美,更是因为他们真正懂得向自然汲取智慧与力量。一次简单的登山,一次对深潭的凝望,竟能带来如此深的慰藉。

今日方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不止是风景的描摹,更是一种心灵的境界。我们总是奔波于各种欲求之间,心为形役,何其劳累。而大山无言,只是静静地在那里,以它的博大和沉静,接纳着一切,启示着一切:生命的欢愉本可如鸟儿般简单,而心境的空明,则如潭水映照万物,却不留一物。

记下此日,以提醒自己,勿忘山中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