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偶然读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的句子,忽然想起去年深秋在周庄的游历。那座斑驳的石拱桥,那户临水而居的茶肆,还有桥下潺潺的流水声,至今仍在记忆里泛着粼粼波光。
1.1 桥畔初遇
记得那日午后阳光正好,穿过双桥的拱洞在水面投下交错的光影。青石板路上,老阿婆正在卖手编的蒲扇,桥墩处几个孩童用柳枝逗弄着游鱼。这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富安桥,石缝里爬满青苔,栏杆被岁月磨出温润的弧度。
二、驻足
坐在沈厅对面的茶楼二层,木质窗棂将桥身框成水墨画。店家端来的碧螺春在白瓷碗里舒展,茶烟袅袅中,看见乌篷船从桥洞缓缓穿过。船娘吴侬软语的解说声,混着流水拍打石岸的节奏,竟比任何交响乐都动人。
2.1 水的记忆
河道两侧的粉墙黛瓦倒映水中,被游船搅碎又复原。想起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句子,虽不是扬州,但这水乡的桥总带着相似的韵致。临水的窗台上,有妇人正在晾晒蓝印花布,风起时布匹翻飞如振翅的蓝蝴蝶。
三、归途
暮色渐浓时,灯笼次第亮起。站在桥中央回望,茶楼灯笼的红光碎在河面,像撒了一把朱砂。突然明白古人为何总爱将桥写入诗词——它连接的不只是两岸,更是喧嚣与宁静、现实与诗意的分野。
归途中买下一把题着"小桥流水"的油纸伞,如今每逢雨天撑开,恍惚又能听见那日桥下的水声,闻到混合着茶香与水汽的江南味道。
在暑假期间游玩了一处景点写出你的感受的作文
漫步于曲径通幽的小道上,耳边传来潺潺流水声,那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真实写照。偶尔,一两只红鱼跃出水面,打破了水面的宁静,又迅速隐入水中,留下一圈圈涟漪,如同时光的波纹,在心中久久荡漾。我不禁感叹,这不正是文人墨客笔下所描绘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吗?继续前行,来到一处开阔地带,只见一片荷花竞相绽放,粉嫩的花瓣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