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作文400字左右——记一次社区志愿服务日记
3月5日 星期六 晴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在日历的红色标记前驻足——今天不仅是学雷锋纪念日,更是我们社区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日子。怀着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我穿上印着志愿者标识的红马甲,走向社区广场。
广场上早已聚集了不同年龄的志愿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还有像我一样的中学生。组织者王阿姨给我们分发了工具和任务:清理社区花园、帮扶独居老人、指导垃圾分类。我被分到了垃圾分类宣传组,任务是通过互动游戏教居民们正确分类知识。
意外的挑战与温暖
起初进展并不顺利。当我热情地向一位带着孙子的老奶奶讲解塑料瓶属于可回收物时,她皱着眉头说:“这么多年都随便扔,何必这么麻烦?”那一刻我有些沮丧,但想起雷锋同志那句“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力争上游的人”,我又鼓起勇气。我蹲下来对着小朋友说:“我们一起玩个给垃圾找家的游戏好不好?”孩子兴奋地点头,老奶奶也被孙子的热情感染,渐渐加入了学习。
中午休息时,我注意到绿化组的张爷爷正吃力地搬运树苗,立刻跑过去帮忙。他擦着汗笑道:“你们这些孩子真像当年的雷锋,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就伸手。”这句话像暖流涌进我的心田。原来,学雷锋不是要做多么惊天动地的事,就是在这些细微之处自然流露的善意。
夕阳下的感悟
夕阳西下时,我们收拾工具准备离开。原本散落垃圾的花园变得整洁有序,居民们拿着分类手册认真讨论,几位被帮助的老人坚持要送我们到小区门口。社区主任特意过来告诉我们:今天垃圾分类正确率提高了百分之四十!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回想这一天的点点滴滴。雷锋同志说:“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这400字的作文或许难以写尽今天的感受,但我真切体会到:学雷锋不是三月来四月走的仪式,而是把奉献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那些真诚的道谢、孩子们学会分类后的笑脸、老人们舒展的眉头,比任何分数都更珍贵。
夜幕降临,我在日记本上写下:雷锋同志,您留下的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一盏可以握在每个人手中的灯。明天,我还要继续做这些“小事”,因为这就是让世界变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