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夜雨寄北:秋夜思亲日记

夜雨寄北:秋夜思亲日记

十月初七,寒雨敲窗时

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如同千年前李商隐笔下那场穿透时空的夜雨。我独坐书房,灯下摊开的信纸被雨声浸染得愈发寂静。这场雨从北方来,带着巴山秋夜的凉意,而我的思绪却飘向更远的北方——那里有故乡的老屋,有母亲鬓角新添的白霜。

雨声中的记忆回溯

雨滴在玻璃上划出蜿蜒的痕迹,像极了童年时母亲教我认字的手指在沙盘上留下的笔画。记得每个雨夜,她总会坐在缝纫机前就着昏黄的灯光缝补衣物,针脚细密如雨丝。如今我客居江南,她仍在北方小城守着院落里的海棠树,信中总说“一切安好”,却又在字里行间透露着雨季关节痛的旧疾。

“君问归期未有期”,今早收到家书时,母亲娟秀的字迹依旧带着克制的温柔。她总说不必牵挂,却每次都在信封里夹着晒干的桂花——那是院里老树今年最后的香气。我将花瓣摊在掌心,仿佛看见她踮脚采摘时,花雨落满衣襟的模样。

夜雨如诉的时空对话

雨势渐浓时,我点亮一盏暖黄台灯,开始给母亲回信。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像被雨声揉碎的光阴。想起李义山当年写下“何当共剪西窗烛”时,是否也如我此刻般,听着同一场穿越千年的雨,怀着同样难以割舍的牵念?电光石火间忽然懂得,原来人类最深沉的情感从来不需要穿越时空,它们本就生长在血脉里,在每个雨夜悄然复苏。

写完最后一行“勿念”时,雨声忽然转急。我推开窗,让带着土腥气的凉风涌入房间。远处有车灯划破雨幕,像流星坠入人间。忽然想起母亲常说,北方的雨比南方更钝重,落在瓦片上会迸出铜磬般的回响。不知今夜故乡的屋檐,可曾为谁奏响思念的乐章?

寄往北方的月光

雨停时已是子夜,云层裂处漏出几粒星子。我封好信笺,在信封背面画了扇小窗,窗里透出暖光——虽不能即刻归去,但愿这抹亮色能跨越山河,落成母亲枕边一痕安眠的月光。夜雨寄北,寄的是千年不变的赤子心肠,就像巴山的秋池终将涨满,而游子的思念永远比秋水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