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夜雨寄北中的雨意

《夜雨寄北》中的雨意

十月十七日 雨

傍晚时分,窗外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这秋雨不像夏雨那般急促猛烈,而是绵绵密密,如丝如缕,恰似李商隐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境。我独坐窗前,捧一盏热茶,看雨丝在玻璃窗上划出曲折的痕迹,忽然想起远在北方的友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思念之情。

雨声渐密,敲打着屋檐,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声音让我想起诗人笔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期盼。那时的交通不便,一封信要辗转数月,而现在的我们虽然可以随时视频通话,却少了那份深沉的思念与期待。雨幕中的城市灯火朦胧,街道上行人匆匆,撑着各色雨伞,如同移动的花朵。

雨中的回忆

记得去年此时,我与友人同游西湖,恰逢细雨蒙蒙。我们沿着苏堤漫步,看雨点落在湖面上,激起层层涟漪。远处的雷峰塔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我们躲在亭子里避雨,谈论着诗词歌赋,说起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友人感叹道:“古人的思念都藏在雨声里了。”如今回想,那日的雨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

雨越下越大,我关上半扇窗,只留一条缝隙,让湿润的空气和雨声悄悄渗入屋内。桌上的书本被风翻动几页,正好停留在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不同的诗人对雨有着不同的感悟,但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雨景之中。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描绘的是生机勃勃的春雨,而李商隐的夜雨则带着浓浓的愁思。

雨夜的思绪

夜深了,雨声依旧未停。我点亮台灯,柔和的光线洒在书桌上。忽然想起小时候,每当下雨,母亲总会煮一锅姜茶,说是可以驱寒保暖。那时总觉得姜茶太辣,现在却格外怀念那种温暖的味道。雨声总是能勾起人内心最柔软的记忆,无论是童年的欢乐,还是远方的思念,都在雨声中变得清晰起来。

望着窗外被雨水洗刷得发亮的树叶,我不禁想到,千百年来,雨都是这般下着,而人们的情感却代代相传。李商隐在巴山夜雨中思念北方的友人,而我此刻也在雨声中思念远方的故人。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或许就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雨声淅沥,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北方与南方。

雨终于小了些,但仍在绵绵不绝地下着。我决定给北方的友人写一封信,不是电子邮件,而是用笔在信纸上书写。在这数字时代,手写的信件显得格外珍贵。我要告诉他这里的雨景,告诉他我在雨声中读李商隐的诗,告诉他我期待着重聚的日子,到时我们可以一起剪烛夜话,共忆这场秋雨。

夜雨寄北中的意象

夜雨寄北中的意象 意象:巴山、夜雨、秋池、西窗和烛 。意境: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原文:《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

夜雨寄北中却话的意思

夜雨寄北中却话的意思 《“却话”之意与〈夜雨寄北〉之美》“却话”在《夜雨寄北》中的意思是“回头再说、再谈起”。《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构思...

夜雨寄北相思的句子合集

1. 夜雨寄北中表达作者愁苦之情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 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 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 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 巴山夜雨时是指什么时候?作者的意思是一年之...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 巴山夜雨时是指什么时候? 作者的意思是一年之后再见么, 答案: 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夜雨在诗中其实没有没有指确切的时间,只是指晚间下的大雨 现夜雨是指晚八时以后,到第二天早晨八时以前下的雨 补充:作者一开始就已说了 归期未有期 即是归来的日期还未定,所以...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 巴山夜雨时是指什么时候?作者的意思是一年之...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 巴山夜雨时是指什么时候?作者的意思是一年之后再见么,答案: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夜雨在诗中其实没有没有指确切的时间,只是指晚间下的大雨 现夜雨是指晚八时以后,到第二天早晨八时以前下的雨 补充:作者一开始就已说了 归期未有期 即是归来的日期还未定,所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