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赏莲记
——品读周敦颐《爱莲说》与杨万里《小池》中的莲韵
清晨推开窗,荷塘飘来的清香瞬间唤醒了惺忪睡眼。忽然想起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那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便带着诗集走向了湖畔。
一、淤泥中的君子
站在木质栈桥上,晨露在莲叶上滚动如珍珠。粉白相间的花瓣层层舒展,恰似《爱莲说》所绘"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记得初中语文老师讲解时,特意用红粉笔在黑板上画过莲的剖面图,那些贯通的气孔仿佛还在眼前跳动。
几只蜻蜓掠过水面,让我想起杨万里《小池》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灵动。此刻阳光穿透薄雾,为莲瓣镀上金边,恍若看到八百年前诗人握着毛笔记录这永恒瞬间。
二、诗词里的光阴
坐在柳荫下的石凳上重读《爱莲说》,发现"香远益清"四字竟带着温度。不远处有母亲指着莲蓬教孩子背诗,稚嫩的童声将"接天莲叶无穷碧"念得七扭八歪,却意外道出了莲的生命力。
午后雷雨骤至,荷塘顿时变成水墨剧场。雨点砸在莲叶上奏响《小池》的变奏曲,那些"树阴照水爱晴柔"的静谧,此刻化作千万银弦。想起去年在苏州博物馆见到的明代莲纹青瓷,釉色与眼前雨帘中的莲影渐渐重叠。
三、莲心深处
傍晚雨歇时,发现三朵并蒂莲。《爱莲说》里"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告诫犹在耳畔,但手机镜头还是忍不住凑近。取景框里突然闯入采莲人的竹篙,惊起白鹭掠过"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晚霞。
归途经过菜市场,卖莲蓬的老妪正在剥莲子。青翠莲房裂开的脆响,让人想起《小池》最后那句"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留白。买了两支带回家插瓶,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把莲与禅意相连——原来每一片花瓣都在讲述光阴的故事。
这个夏日因莲而丰盈的诗意,将随着莲子的清甜长久留在记忆里。正如《爱莲说》结尾所言:"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我想,每个被莲韵触动过的人,都是周敦颐的隔世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