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墨染流年,一纸清欢寄浮生

墨染流年,一纸清欢寄浮生

戊戌年腊月初七·小寒

晨起推窗,见庭前老梅新绽三两枝,暗香浮动,恍若故人踏雪而来。执笔欲记此景,砚中墨痕却凝成半阙《临江仙》,原是昨夜残梦未消。

一、梅影

青瓷盏里浮着半轮冷月,梅枝斜斜划过窗纸,竟将暮色裁作数段。记得少时随祖父植梅,他说:"草木有本心,寒极方见真颜色。"如今梅下再无那个披蓑扫雪的身影,唯有暗香如旧,洇湿了泛黄的信笺。

二、茶烟

红泥小火炉上煨着陈年普洱,茶烟袅袅勾勒出远山轮廓。忽闻邻家童子诵《千字文》,稚嫩声线惊起檐角铜铃。恍惚见自己十岁临帖的模样,那时嫌墨太浓,总偷掺井水,被先生戒尺敲得掌心发烫。

「浮生若梦」四字最难写,
横要如扁舟渡江,
竖当似孤松立崖,
撇捺间须藏住
半生未落的泪。

三、灯花

夜半挑灯补裘,忽听得更漏声里夹着玉簪坠地的清响。想起及笄那年,娘亲在灯下教绣并蒂莲,银针穿过蜀锦时带起的流光,比后来见过的所有星河都亮。如今绣线尚存,穿针的手却再寻不见那枚翡翠顶针。

墨迹渐干时,风卷着碎雪扑进砚台,竟在宣纸上晕开半朵梅花。原来最惊艳的丹青,不过是岁月无心滴落的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