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塞下曲·边塞日记

塞下曲·边塞日记

其一·戍楼独望

寒月如钩,悬挂于戈壁苍穹。我独自登上这座历经风霜的戍楼,手中竹简尚存余温,那是白日里抄录的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的诗句在唇齿间喃喃,竟与眼前景致如此契合。远方祁连山脉的轮廓在暮色中化作墨色剪影,仿佛巨兽蛰伏。风沙拍打着夯土城墙,发出簌簌声响,恍若远古战魂的低语。

帐外忽闻筚篥声,

守卒夜起巡垛口。

火把摇曳映铁衣,

寒光犹似汉时秋。

其二·沙场遗镞

今日巡边时,在红柳丛中发现半截锈蚀箭镞。拂去沙尘,隐约可见云纹雕饰。同行的老校尉说这是前朝遗物,说话时他的眼眶泛起奇异的光泽。他指着远处沙丘说,那里曾是古战场,"野幕蔽琼筵,羌戎贺劳旋"的盛况或许就在此地发生。夕阳西下时,整个荒漠被染成赤金色,忽然懂得为何诗人总将边塞与血色并提。

考古录

据《戍边志》载,此地曾出土汉代环首刀二十三柄,箭簇二百有余。每件铁器都凝结着历史的霜华,那些"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岁月,就这样凝固在斑驳锈迹之中。

其三·雪夜篝火

仲冬初雪倏然而至,帐外顷刻银装素裹。值夜士兵围坐篝火旁,有人吹奏羌笛,声如孤雁哀鸣。忽然想起李益"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的诗句。火光照亮年轻士卒的面庞,他们谈论家乡的炊烟,而指甲缝里还嵌着今日操练时的沙砾。

来自江南的新兵取出贴身收藏的荷叶,早已枯黄脆裂,却仍带着水乡的温润气息。他说母亲总在采莲时唱《江南可采莲》,而今闻此曲,竟觉"塞下秋来风景异"之句格外刺心。

其四·朝霞巡弋

破晓时分随骑兵队出巡,目睹最壮丽的边塞晨曦。赤色霞光如血如焰,泼洒在无垠沙海之上。战马嘶鸣声中,忽然参透"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豪情。箭矢不仅没入石棱,更穿透时空,将历代戍边人的心绪串联成永恒的诗篇。

暮归时见营区旌旗猎猎,猩红战袍在风中翻卷,宛若盛开的红蓼花。校场兵器架上的长矛排列整齐,尖刃折射着落日余晖,恍若王之涣笔下"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钢针版图。今夜又将抄录《塞下曲》新章,墨汁凝冻的速度比中原快三分,恰似边关岁月被压缩的密度。

戍边志·补遗

据老兵口述,三十年前此地尚有狼群夜嚎。如今生态渐变,唯余风沙依旧。然人类的情思始终如故,从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到当代守疆人视频通话里的温柔叮咛,铁血与柔肠永远在塞下曲中交织回响。

边塞诗——《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边塞诗——《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原文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月黑雁飞高》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塞下曲·月黑雁飞高》作者简介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

塞下曲五中展现的边塞战斗场景

塞下曲 作者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主题概括:《塞下曲》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诗的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及背景。“月黑雁飞高”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又烘托了战斗前的紧张气氛。敌军借...

边塞诗: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注释 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月黑:没有月光。单于(chán 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统帅。遁:逃走。...

边塞诗派之卢纶、王翰、王之涣《塞下曲(一)塞下曲(二)凉州词(王翰)凉州 ...

边塞诗派之卢纶、王翰、王之涣《塞下曲(一)》、《塞 下曲(二)》、《凉州词(王翰)》、《凉州词(王之涣)》 小翰林便签 循序而渐进,厚积而薄发 1 此为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 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

边塞诗——《塞下曲其三》

《塞下曲其三》译文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塞下曲其三》赏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

塞下曲边塞诗特点归纳

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独特的类别,它以边疆地区的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展现了边疆战争、戍边生活等丰富内容。塞下曲作为边塞诗中的一种,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一、豪迈壮阔的意境描绘 塞下曲常常描绘出塞外壮阔的自然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画面在边塞诗中屡见不鲜。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

边塞诗: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边塞诗: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

边塞诗: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边塞诗: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阅读下面两首边塞诗,完成(1)~(2)题.(11分)塞下曲四首(其一)[唐]常...

[边塞征战诗]阅读下面两首边塞诗,完成(1)~(2)题.(11分)塞下曲四首(其一)[唐]常 建 玉帛①朝回望帝乡,乌孙②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塞 下 曲 [明]苏佑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觱篥③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注] ①玉帛:指乌孙使者朝觐汉武帝时携带的礼品.②乌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