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争妍,忽忆少陵"江畔独步寻花"之句,不禁莞尔。古人观物,总能在寻常景致中品出深味,今我亦效其法,以拙笔记此春光。
一、檐角听莺
卯时三刻,檐角黄莺恰恰啼。其声清越,如珠落玉盘,使我想起王维"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意境。虽未至盛夏,但这般天籁已足够动人。取《李义山诗集》置于案头,随手翻至"莺啼如有泪"处,忽觉千年光阴在此刻重叠——原来我们听见的,始终是同一只黄莺。
二、砚边墨戏
午后习字,临摹东坡《寒食帖》。墨池中青烟袅袅,恍惚见古人执笔挥毫的身影。忽有飞絮入窗,沾在未干的"春江"二字上,竟似给墨迹添了三分雪意。想起白居易"乱点碎红山杏发"的句子,遂在日记边角画了枝歪斜的杏花,虽不成形,倒也别有趣味。
三、暮色诗心
日暮时分,携《陶渊明集》至后院。新栽的菊花尚未结蕾,但见晚霞染透云层,恰似靖节先生笔下"山气日夕佳"的景致。邻居孩童追逐笑闹声传来,反添静谧。取竹筒接檐溜煮茶,水沸时竟吟出两句:"瓦甑初收檐角雨,茶烟轻飏落花风。"虽平仄未工,却自得其乐。
夜阑掩卷,见月光浸透窗纸,忽然懂得古人为何总将"闲情"二字写得这般贵重。这寻常一日里,因着古诗的映照,每个瞬间都成了可以摩挲把玩的雅事。或许随笔的真意,正在于以文字为舟,载着今人的心绪,与千年前的月光温柔相会。
四年级第1课作文700字
"我追逐作文的羽翼——"声音穿透寂静,"每周在随笔本播种两篇故事,让想象在原野驰骋。"顿了顿,又添构想:"六个伙伴围坐成智慧之环,语文的深潭里,我们互为舟楫共渡激流。"话音未落,暖阳忽然穿透云层,将课桌染成一片蜜糖色,仿佛天地也在应和少年的壮志。后排的王振宇猛然站起补充:"再添条科学实验河!用矿泉水瓶造彩虹,叫物理脱下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