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词范:暮春日记

古诗词范:暮春日记

一、晨起观雨

晨光熹微时,檐角已淅沥。推窗见庭前,海棠垂泪湿。忽忆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今朝却见"绿肥红瘦"景。青石板路上,零落花瓣逐水流,恍若杜牧笔下"流水无情草自春"。

即兴作

烟笼小径苔痕绿,
雨打疏窗梦未成。
拾得残红书页里,
他年翻作故人声。

二、午后访茶

携陆羽《茶经》访城南茶肆,泥炉初沸,蟹眼已过鱼眼生。店主以紫砂壶瀹明前龙井,顿觉"晴窗细乳戏分茶"之趣。茶烟袅袅中,见墙上悬着东坡《汲江煎茶》拓本,忽悟"从来佳茗似佳人"真意。

三、暮色怀远

日暮登西楼,见归鸟投林,云霞染赤。远处学堂童子诵《春晓》声隐约可闻,竟与王维"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隔空相应。取竹笛吹《梅花三弄》,忽有落花沾襟,始知韦庄"满目山河空念远"之叹。

夜记

灯下重读《陶庵梦忆》,方知古人观物之细。张岱写雪夜湖心亭,不过百字而意境全出。今人作日记,当效此法:以古诗词为镜,照见生活本真;借前人笔墨,养自家性灵。譬如今日所历,若缺了诗词典故,便如佳肴无盐,画龙未点睛。

四、就寝前思

枕畔置《唐诗三百首》,翻至白居易"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哑然失笑。今人手机刷屏,何尝不是"不知春去"?遂研墨记此日所见,愿似古人"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在平凡日子里觅得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