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草一伴我度过的静谧午后

古诗草一伴我度过的静谧午后

檐角风铃与泛黄书页

窗边的古诗草一集静静摊开在榆木案几上,纸页边缘已有些许卷曲。这是祖父留下的昭和初年版,竖排铅字间还夹着几枚褪色的枫叶书签。午后三时的阳光斜斜穿透蓝花布帘,将"离离原上草"的诗句镀上一层毛茸茸的金边。

平仄声里的时光褶皱

指尖抚过《赋得古原草送别》的章节时,突然有细碎声响从庭院传来。原来是被春风惊动的陶制风铃,正与竹影玩着捉迷藏。这让我想起古诗草一扉页的批注:"诗者,天地之心也。"忽然明白为何祖父总爱在梅雨季节朗读这些文字——平仄声调里藏着能让时光慢下来的魔法。

「野火烧不尽」的墨迹旁有块茶渍,想必是某个雪夜品茗时留下的。此刻我学着祖父的样子沏了明前龙井,看嫩芽在青瓷盏里舒展,竟与诗集中"春风吹又生"的意境悄然重合。

文字间的蝴蝶标本

翻到《江畔独步寻花》处,发现页缝里夹着半片蝴蝶翅膀。这让我想起十岁那年,曾追着菜粉蝶闯进祖父的书房,他不但没责备,反而教我读"留连戏蝶时时舞"的句子。如今玻璃罐里还收着当年那只蝴蝶,只是古诗草一里的这片翅膀,不知是哪个夏天遗落的记忆。

暮色中的诗意传承

当夕阳把"远芳侵古道"的句子染成橘红色时,我轻轻合上诗集。突然发现封底夹着张便笺,上面是祖父工整的笔迹:"读诗如种草,要等它自己长出意思来。"窗外的晚风送来金银花的香气,或许这就是古诗草一最珍贵的秘密——那些在岁月里悄悄生长的,永不枯萎的诗意。

最美古诗词|清夜诗词,觅一处静谧...

当我孤独一人的时候,周围的黑暗便更加深重,恰如新月之夜一般。人总该有一个时刻,静静享受夜的静谧。 清夜,是一场人生的感悟 《行香子·述怀》 宋·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