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松下问童子日记
山居寻隐者不遇所思
今日重读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短短二十字,竟让我恍惚了一整个下午。诗中那青松、童子、隐者、深山、云雾,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在我心中徐徐展开。我忽然想起去年秋天,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于是提笔记录,以免时光模糊了记忆。
寻访之始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我背着行囊,踏着露水,独自一人前往城郊的南山。友人曾说山中住着一位老先生,学问渊博却深居简出,平日以种菊、采药为乐。我心生向往,决意拜访。山径蜿蜒,两旁松树苍翠,秋风过处,松涛阵阵,宛如古琴低吟。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忽见一株特别高大的古松,虬枝伸展,绿荫如盖。松下正有一稚龄童子,约莫七八岁,穿着粗布衣,手持竹帚,悠然清扫落叶。
松下问答
我心中一喜,莫非这就是友人所言之隐者的居所?我整了整衣冠,上前恭敬问道:"小朋友,请问李老先生是住在这里吗?"童子停下扫帚,抬头看我,眼神清澈如山泉。他摇了摇头,声音清脆:"先生一早就进山采药去了。"我略感失望,追问道:"可知去往哪个方向?何时归来?"童子指向云雾缭绕的深山深处,答道:"只在这座山里,但云雾太浓,不知道具体在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说罢,又继续低头扫地,神情平静,仿佛这问答每日都在发生。
伫立之思
我一时怔在原地,望着童子所指的方向。但见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山色空蒙,的确不知隐者踪迹。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了贾岛诗中的意境——那不仅是寻隐者不遇的惆怅,更是一种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与敬畏。隐者虽未得见,但他的精神却弥漫在这松间、云雾中,通过童子的淡然,传递给了我。我不必非要见到隐者,因为他的存在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启示。正如诗中所言,"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种若即若离、可望不可即的境界,反而更令人回味无穷。
归来所悟
日落西山,我循原路返回。一路上,松涛依旧,鸟鸣山幽。我反复品味着"古诗松下问童子"的意境,忽然明白:隐者采药不归,童子淡然应对,诗人怅然若失又若有所得——这其实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我们追求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向往的不是得到,而是追寻本身。就像我今日的寻访,虽未见到想见的人,却收获了满山的秋色、松间的清风,以及一份难得的宁静。这种"不遇之遇",或许才是真正的相遇。
如今都市生活忙碌,人们总是追求效率与结果,却忘了生活本身需要留白,需要意境。感谢那首古诗,感谢那次寻访,让我在平凡生活中,依然能保持一份对诗意远方的向往。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隐者,都有一处云深不知处的精神家园。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时停下脚步,在自己的心山中,寻访那份宁静与超然。
松下问童子古诗模板合集
(1) [问童子]寻隐者不遇古诗 贾岛(779~843 年),字阆(读 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 瘦”,唐代诗人。下面是《寻隐者不遇》古诗,快来围观吧。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古诗今译 松树下询问一位童子,他说师傅已上山采药去。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中,山 高云深不知...
松下问童子这首古诗合集
(1) [问童子]寻隐者不遇古诗 贾岛(779~843 年),字阆(读 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 瘦”,唐代诗人。下面是《寻隐者不遇》古诗,快来围观吧。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古诗今译 松树下询问一位童子,他说师傅已上山采药去。只知道就在...
松下问童子的古诗合集
下面是《寻隐者不遇》古诗,快来围观吧。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古诗今译 松树下询问一位童子,他说师傅已上山采药去。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中,山 高云深不知在何处。 名句赏析 ——“云深不知处。” 贾岛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
古诗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赏析
古诗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赏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唐朝:贾岛 出自唐代诗人贾岛<寻隐者不遇 For an Absent Recluse> sōng xià wèn tóng zǐ 松下问童子,I ask your lad beneath a pine, yán shī cǎi yào qù 言师采药去。" My master has gone for herbs fine. zhī zài cǐ...
默写古诗。松下问童子,。只在此山中,。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
默写古诗。 松下问童子,。 只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诗人。 答案: 【关键点提示】 默写时注意易错字“采”“药”“深”“隐”“遇”等的正确书写。作者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 【答案】 言师采药去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3.童子 你师傅到哪里采药去了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唐代诗人贾岛以"推敲"著称,其诗风清奇僻苦。填写时需注意朝代在前、诗人在后的顺序。2.第一空需识别诗歌体裁。通过"问童子""言师"等对话形式,可判定为问答体诗。第二空考查人物识别:童子回答(言师)、隐者(师)、诗人(问者)构成三人互动关系...
...两首古诗,回答问题。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
本题要求比较两首同题古诗的差异,需从形式、内容、表现手法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一、形式差异 贾岛诗为五言绝句(每句5字),采用问答体形式,通过童子答话展开;魏野诗为七言绝句(每句7字),采用自问自答形式。这体现绝句创作中句式选择的灵活性,五言更简练,七言更舒展。二、内容差异 1.寻访目标:贾诗有...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意思全解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意思全解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四句,表现了诗人寻找隐士的过程中,始终未能找到的遗憾和失落。全诗原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意思解析: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指的是诗人贾岛问一个年轻人,他知不知道隐士的去向。这里的“松下”...
小学部编版古诗词日积月累汇总(1-6年级精美实用)小学部编版语文古诗、古...
静夜思 【课文·古诗】 P43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返回目录 小学语文 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 【课文·古诗】 P52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返回目录 小小 学学 语语 文文 部部 编编 版版 一四 年年 级级 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