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雷日记:听春雷有感
三月初七 雨
今日凌晨,忽闻窗外轰隆一声巨响,将我自梦中惊醒。起初以为是哪家顽童在放炮仗,转念一想,这声响浑厚沉重,绝非人力可为。紧接着,又是一连串的闷响自远天滚来,如千面战鼓同时擂动,我才恍然——是春雷!是《新雷》诗中那“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的春雷!
我披衣起身,推开窗,一股混合着泥土与草木清香的湿润空气扑面而来。夜幕仍深,但借着远处街灯的光晕,可见雨丝细密,如银针般斜织于天地之间。每一记雷声过后,仿佛都能听到大地深处传来一声满足的叹息。这雷声,不似夏雷的暴烈狰狞,亦非秋雷的萧瑟苍凉,它更像是一位严慈相济的尊者,在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唤醒沉睡的万物。这不正是张维屏在《新雷》里所渴盼的吗?“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这雷声,便是那一声号令,一道赦免严寒的谕旨。
新雷过后的生机
清晨再起,雨已渐歇。我信步至小区园中,景象已与昨日大不相同。最惹人注目的是那几株桃树,昨日枝头还只是星星点点的绛红蓓蕾,紧闭如少女的心事。经过一夜雷声雨水的浸润催发,竟已有数朵急性的嫣然绽开,花瓣上缀着晶莹水珠,娇怯而又勇敢地迎着微寒的晨风。草色似乎在一夜之间浓重了许多,不再是冬日那种憔悴的枯黄,而是透出一种鲜活的、近乎透明的嫩绿,仿佛大地刚刚换上了一层崭新的绒毯。
蹲下身细看,甚至发现一只蚯蚓正缓慢地钻出湿润的泥土,它那粉褐色的身体在黝黑的土壤衬托下,显得格外柔弱,却又充满了生命最原初的力量。池塘里的锦鲤也一改往日懒洋洋的姿态,在泛起涟漪的水面下欢快地穿梭游弋。这一切变化,皆始于昨夜那几声“新雷”。它并非创造了生命,而是以雷霆之势,唤醒了本就蕴藏在自然母体之中、蓄势待发的无限生机。这恰如诗中所言:“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造物者的“剪裁”之功,就体现在这恰到好处的时序安排之上。
于心深处的回响
整日,那雷声似乎依旧在我耳边回荡,并悄然叩击着我的心扉。这春雷,又何尝不像我们生命中那些不期而至的警示与契机呢?它或许是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一句醍醐灌顶的箴言,一次突如其来的挫折,或是一位直言不讳的诤友。它们如同惊雷划破我们思想或情感上空沉闷滞涩的“寒冬”,带来震撼,甚至些许不适,却最终让我们豁然开朗,看清前路,从而挣脱懈怠与迷茫,萌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新的行动。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新雷之后,不仅是自然界的“生意满”,人的内心世界也应是一片盎然春意。它提醒我,莫要辜负这大好春光,无论是自然之春,还是人生之春。当以雷厉风行之势,去耕耘,去播种,去迎接属于自己的“千红万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