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八月十五夜忆舍弟
壬寅年中秋夜记
窗外的月,又圆了。如李白诗中所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而今识得愁滋味,却只觉得这清辉冷得刺骨。收音机里正咿咿呀呀地放着《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一个音符都像一枚细针,轻轻扎在心上最柔软的那处。我独坐在书房,台灯的光晕与月光在书页上争夺着一方天地,而我的思绪,却早已飞越千山万水,回到了那个读着“古诗八月十五”的童年夜晚。
一、旧时明月
记忆里的中秋,总是滚烫的。祖母尚在,她会早早备下芝麻馅的月饼,面皮烤得微焦,香气能窜满整个院子。傍晚,一家人必围坐在院中的石桌旁,父亲会泡一壶浓酽的普洱,母亲则忙着将瓜果月饼摆成宝塔状。天还未彻底黑透,我便已心急,仰着头在梧桐树的枝叶缝隙里寻找月亮的踪迹。
饭后,父亲总会拿出那本页面发黄的《唐诗三百首》,翻到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他并不立刻念,而是先呷一口茶,清清嗓子,那神态仿佛要进行一场极其庄严的仪式。然后,他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缓缓吟道:“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我那时年纪小,并不能全然听懂诗中的离乱之苦、羁旅之愁,只觉得“水路疑霜雪”一句写得极妙,因为月光下的池塘确实像铺了一层白霜。那“古诗八月十五”的韵律,连同月饼的甜香、家人的笑语,被一并揉碎了,融进那夜的月光里,成了我生命底色中最温暖的一部分。
二、今夕何夕
而今,石桌犹在,梧桐更茂,但院子里只剩我一人。祖母已于前年深秋故去,父母则定居南方,因疫情之故,团圆已成奢望。桌上的月饼是商场买来的礼盒,包装精美,口味繁多,有流心的奶黄,有冰皮的榴莲,却独独少了那股带着烟火气的芝麻香。我掰开一枚,尝了一口,甜得有些发腻,便再也吃不下第二口。
我再次翻开杜甫的诗集,手指摩挲着那熟悉的诗句。“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年少时忽略的句子,如今读来,字字千钧。那不再是教科书上冷冰冰的注释,而是一个伟大灵魂在战乱流离中对家国、对亲人最深沉痛的凝望。他望见的月亮,照耀过“汉家营”,也照耀着今夜的我。千古以来,这轮明月从未改变,它静静俯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将无数个体的渺小哀愁,收纳进它浩瀚沉默的光辉里。我所经历的别离,在岁月的长河中,或许渺小得不值一提,但于我而言,却是整个世界的重心。
三、千里共辉
手机屏幕亮起,是母亲发来的视频邀请。接通后,屏幕上出现父母的笑脸,背景是南国葱郁的阳台,他们那边的月亮,似乎比我这里的更明亮一些。我们互相展示着桌上的月饼,说着“中秋快乐”,语气欢快,却都小心翼翼地避开“团圆”这个词。父亲忽然说:“我最近又读老杜的诗,倒是读出点新意思来了。”他没有深说,但我懂。那些“古诗八月十五”承载的,早已不仅是文学的审美,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共鸣。它让我们在无法团聚的时刻,依然能通过同一轮明月,同一种文化血脉,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挂断电话,我心绪渐平。苏轼说得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遗憾,本就是人生的常态。而文学与传承的意义,或许就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共情方式。我在这清冷的北国秋夜,与千年前的杜甫,与万里外的亲人,共赏着同一轮“古诗八月十五”的明月。这月光,照亮过他的忧伤,此刻也熨帖着我的思念。
夜更深了,月华如水,洒满窗台。我合上书页,心中不再凄惶。因为我知道,只要这轮明月还在,只要这些诗句还在传诵,那些最深切的思念与最珍贵的情感,就永远不会消亡。它们会随着每年的八月十五,如期而至,亘古长存。
中秋夜中秋月古诗朗诵拼音合集
中秋节的诗歌朗诵 1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适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中秋节的诗歌朗诵 2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中秋节的诗歌朗诵 3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
小学中秋节五言诗合集
下面是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五言诗句的相关参考内容。 1.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通过描写明亮的月光和月亮的高挂 来唤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诗描绘...
杜甫写的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合集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关于中秋节杜甫的古诗 关于中秋...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初中生版
3.《月夜忆舍弟》(节选)唐·杜甫 完整内容: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重点注释: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况乃:何况是。简单赏析:中秋望月,战乱中思念离散兄弟,“月是故乡明”情真意切。作者介绍:...
杜甫写的词中秋节的诗合集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写端午节的古诗词 杜甫写...
五言关于中秋的诗合集
中秋节古诗五言绝句 1、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点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歌是非常出名的一句,而且描写得 很传神。 2、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
中秋节最经点写出来的古诗合集
描写中秋节的经典古诗 篇 1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
关于中秋节习俗还有来历的古诗句2句合集
·其一-刘方平(唐代)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月-杜甫(唐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李白(唐代)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李白(唐代)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皮日休(唐代)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李商隐(唐代)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