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丞相的暮春独思日记

乙亥年三月廿八 微雨

晨起推窗,见庭前海棠零落成泥,忽忆古诗丞相《春残》中"满地残红点绿苔"之句,不觉怅然。檐角铁马叮咚,似在应和千年前那位执笔批阅奏章时仍不忘吟咏的文人宰相。

砚边偶得

午后于书房整理旧籍,偶然翻到泛黄的《古诗丞相集》,指尖抚过"宁可枝头抱香死"的墨痕时,窗外的雨丝忽然稠密起来。这位身居庙堂却心向林泉的诗人,究竟在多少个这样的雨天,将朱批换成诗笺?

「紫宸殿外柳如烟,
却把朝笏换诗篇。
莫道相公浑似醉,
醒时犹记建溪船。」

夜读有感

灯下重读其《戊戌元日》组诗,见"三十八年弹指过"之叹,恍然惊觉古诗丞相执掌中枢之时,竟比我现今年岁尚小两载。案头青瓷中的栀子将谢未谢,暗香浮动间,仿佛看见那个在御前侃侃而谈的身影,转身却在宫墙角落悄悄拾起一片银杏。

雨停时已近子夜,银河清浅可见。忽然懂得他为何总在奏折边角题写零句——或许治国平天下的重担,也需要"闲看儿童捉柳花"的片刻喘息。今日特在日记末页临摹其"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十字,墨色晕染处,竟分不清是雨渍还是泪痕。

后记

注:古诗丞相(1134-1203),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任枢密使、右丞相,其诗作融庙堂气象与田园野趣于一体,现存《石湖集》三十六卷。此日记所引诗句皆为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