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凉州词边塞行日记

《凉州词》边塞行日记

八月十七日 风卷黄沙见孤城

车轮碾过戈壁碎石发出沉闷的声响,当我站在嘉峪关斑驳的城墙下时,王翰那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骤然撞入胸膛。夕阳正将黑山镀成赤金,远处祁连山的雪峰像一排碎玉,在暮色中泛着青凛凛的光。戍楼上的旗幡被风扯得笔直,猎猎声恍若千年前的琵琶急弦,催动着时空另一端的马蹄。

羌笛何须怨杨柳

入夜时分的关城更有岑参笔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苍茫。只不过吹开的是漫天星子,在海拔两千米的夜空钉满银钉。守城老兵提着煤油灯巡哨,灯光扫过明代火铳的炮口,那幽深的黑洞仿佛还吞吐着嘉靖年间的狼烟。我抚摸城墙上的箭痕,指腹下凹凸的创伤像是边塞诗集的盲文版本,默默记述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怆。

八月十八日 玉门关外寻羌笛

晨光初露时赶往玉门关遗址,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干燥的空气中震颤。残存的方城像被时间啃噬过的骨骸,汉长城遗址剩下一条黄土夯筑的脊梁,依然倔强地蜿蜒在戈壁滩上。意外遇见牧羊人吹奏的陶埙,呜咽声起时,忽然读懂李益“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绪——那声音不是从乐器里飘出,而是从大地裂缝中生长出来的哀鸣。

大漠孤烟直的真相

正午的沙漠呈现出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但所谓的孤烟实则是龙卷风卷起的沙柱,在绝对平坦的地平线上笔直耸立。赭红色的沙海涌动着光与影的波涛,偶尔有骆驼刺丛像绿色箭镞刺破荒原。当我用保温杯里的温水泡开枸杞时,忽然失笑——今人用养生对抗岁月,古人用热血灌溉沙土,都是对生命最原始的捍卫。

八月十九日 月光照彻阳关雪

在阳关博物馆的玻璃展柜前驻足,陶俑战马的眼睛还保持着奔腾的姿态。解说员指着出土的唐代文书说,这里曾有诗人用血墨写下“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窗外忽然飘起早来的雪,雪花落在烽燧遗址的夯土层上,瞬间就消融成深色的泪痕。此刻才明白,边塞诗从来不是浪漫的想象,而是用骨血浇铸的史诗,每个字都浸泡着霜雪与烽火。

归程时飞机穿越云层,舷窗外星河低垂。我听见云朵之下,那些被风沙磨蚀的诗句正在重组成新的乐章:那是高铁穿隧的呼啸与古驼铃的合奏,是光伏电板吸收阳光时与汉代戍卒篝火的对话。边塞不再需要真正的弓箭与羌笛,但长城脊梁上生长出的精神,依然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生不息地奔流。

王之涣《凉州词》全诗及译文合集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 王之涣《凉州词》译文 王之涣《凉州词》译文 王之涣《凉州词》译文 王之涣《凉州词》的译文是怎样的呢?王之涣《凉州词》是边塞诗 作中的经典诗篇,在人们的心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下面是小编分享 的王之涣所写的诗作《凉州词》的译文,欢迎阅读! 王之涣《凉州词 》译...

王之涣凉州词诗意图合集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 他所写的边塞诗作颇具特色,大气磅礴,为人们留下不朽的诗篇。下 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欢迎阅读!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

古诗日记300字(精选12篇)

古诗日记300字篇1 古诗中,有远方。远方中,既有感情,也有风景。远方的诗,是有感情的。每当读起送别诗时,仿佛自己就是作者本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的《送别》使我感到伤怀。虽然才刚刚送走朋友,可禁不住又十分挂念朋友,到明年春暖花开,草木转绿时,朋友你能否再回到这里来呢?“分手脱相赠,...

《凉州词》古诗背诵合集

凉州词是一种曲调名。是为唐朝很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 配的唱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 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王翰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性格豪爽,无拘无束,他的诗大多豪放壮丽,可惜很多已散失, 现存仅有13首,传世 凉州词古诗 凉州词古诗 凉州词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

四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首诗的日记合集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 一首边塞诗《凉州词》,体会一种别 样的情怀。 借助注释,通晓诗意 《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 (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 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 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 有《凉州词》。 借助注释,通晓诗意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四...

关于古诗日记怎么写5篇

#古诗⽇记1#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的光芒。诗词像⼀颗种⼦,让⼈长出聪明的⼤脑;诗词像⼀代代母亲,哺乳着华夏⼦孙;诗词像⼀副画卷,看到古代⽣活的迹象。古⼈的智慧成就了现在的科技。古诗词是中国的汉字⽂化象征,我们作为炎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