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淅沥,寒夜独思
——品读古诗中的冬雨意境
清晨推窗,冬雨正淅淅沥沥地落着。细密的雨丝斜织在灰蒙的天幕上,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景象让我忽然想起白居易《夜雨》中的诗句:"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虽非咏冬雨,但那寒夜听雨的孤寂况味,却与此刻的心境莫名契合。
一、古诗中的冬雨意象
翻阅诗卷,发现古人写冬雨常带着清冷的笔调。杜牧《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虽写春雨,但若将场景移至冬日,那烟雨迷蒙的意境更添几分萧瑟。而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则直写冬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雨声化作铁马冰河的壮阔,在寒夜中激荡着老诗人的报国热血。
二、雨中的城市剪影
撑着伞走在街头,雨水在柏油路上积成小小的镜面,倒映着匆匆而过的行人。公交站牌下,几个学生挤作一团,书包上沾着晶莹的水珠。这让我想起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句子。千年前的雨与今日的雨,同样淋湿着等待之人的衣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三、茶香里的温暖
回到家,煮一壶老白茶。看热气在玻璃杯壁凝结成雾,又化作水珠滑落。忽然领悟古人为何总爱在雨天煮茶——韦应物《简卢陟》中"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虽未直言冬雨,但那份以酒慰风尘的洒脱,与此刻茶暖人心的意境何其相似。
窗外的雨仍在下,但心中已无先前的清冷。古诗里的冬雨穿越时空,在这个平凡的下午,给了我一场精神的洗礼。或许正如苏轼所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而冬雨,永远在某个转角,等待着与懂得它的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