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夜随想日记
农历八月十五的月光格外澄澈,推开窗便见一轮玉盘悬在梧桐枝头。苏轼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突然涌上心头,像月光般浸润了整个胸腔。
记得儿时中秋,祖母总在庭院摆上木樨糕,
瓷盘里叠着五仁月饼,油纸包着莲蓉的甜香。
她指着月宫阴影说那是吴刚伐桂,
而今桂树犹在,讲故事的人已化作星辰。
一、月光里的旧时光
阳台上母亲正在剥柚子,金黄的果肉在月光下晶莹剔透。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父亲用竹竿挑起红灯笼,我踮脚往灯笼里放蜡烛,火苗在秋风中明明灭灭,映得他鬓角的白霜像撒了层糖霜。那时不懂"千里共婵娟"的深意,只觉得月亮是枚巨大的月饼,够全世界的人分着吃。
二、视频那头的团圆
表妹从多伦多发来视频,她那边正是晨光熹微。镜头扫过餐桌上广式月饼,窗外的枫树梢挂着半轮将沉的月亮。"看,我们吃着同一个月亮呢!"她孩子气的宣言让我怔住——原来科技真的让"共婵娟"有了新注解。家族群里陆续弹出各地月亮照片,新疆的浑圆,江南的清瘦,岭南的带着水汽,在手机屏幕里拼成完整的中秋。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三、月光照亮的永恒
散步至小区湖畔,水面浮动着细碎银光。几个孩童提着荧光灯笼跑过,笑声惊起芦苇丛中的夜鹭。忽然明白中秋真正的滋味,是让我们在亘古不变的月光里,看见无常人生中那些温柔的恒定:对团圆的渴望,对别离的释然,以及无论相隔多远,都能被同一轮月亮抚摸的慰藉。
回家路上收到学生发来的电子贺卡,动画月亮里藏着他们手写的"老师中秋快乐"。给父亲泡的龙井茶尚温,母亲在厨房哼着《月光光》。此刻突然懂得,所谓"长久",或许就是无数个这样的瞬间连成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