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9篇文章

王昌龄相关内容

古典诗词 2025-10-12

芺蓉楼送辛渐古诗

芺蓉楼送辛渐古诗:一场跨越千年的离别清晨的芺蓉楼今日清晨,我独自登上芺蓉楼,望着远处朦胧的山水,忽然想起王昌龄的《芺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诗中那凄清的意境仿佛穿越时空,与眼前的景色重叠。江水依旧东流,楚山依旧孤耸,只是千年前的离别已成永恒。芺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

阅读全文
古典诗词 2025-10-12

出塞日记:边关明月下的思乡情

《出塞》日记:边关明月下的思乡情戌时三刻·关山月暮色如铁锈般侵蚀着远山轮廓,旌旗在箭楼顶端猎猎作响。我摩挲着腰牌上"陇西道戍卒赵延年"的刻痕,忽然想起王少伯那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千年前的月光是否也这般清冷?巡营时同袍哼着不成调的《折杨柳》,沙哑声线像被戈壁滩的风砂磨过,惊起夜鸦掠过烽燧台的黑影。「...

阅读全文
诗人介绍 2025-10-08

采莲曲中的夏日记忆

《采莲曲》中的夏日记忆七月十五日 晴清晨醒来,窗外蝉鸣已连绵成片。翻开诗集,王昌龄的《采莲曲》倏然映入眼帘:"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二十八个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原诗赏析王昌龄用荷叶与罗裙的浑然一体,描绘采莲女融入自然的灵动画面。芙蓉与脸庞...

阅读全文
古典诗词 2025-10-03

古诗送柴侍御日记

《古诗送柴侍御》读后感日记三月十七日 微雨初霁清晨重读王昌龄的《送柴侍御》,窗外细雨刚停,檐角水珠滴答,恰似诗中"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的绵长余韵。这首盛唐的送别诗,竟让我在千年后的雨日生出新的感悟——原来离别从不是情感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形态的相逢。青青山色里的豁达王昌龄在诗中写道:"青山...

阅读全文
古典诗词 2025-10-03

送柴侍御古诗日记

《送柴侍御古诗》读后感日记一、初遇诗篇的午后今日整理书架时,偶然翻到《全唐诗》,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倏然跃入眼帘:"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二十八字的短笺,竟让我在洒满阳光的窗前怔忡良久。墨香氤氲间,仿佛看见千年前的沅水畔,青衫诗人正折柳赠友,江涛声裹着朗...

阅读全文
诗人介绍 2025-10-03

古诗送柴侍御日记

《古诗送柴侍御》读后感日记三月十七日 微雨初霁清晨重读王昌龄的《送柴侍御》,窗外细雨刚停,檐角水珠滴答,恰似诗中"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的绵长余韵。这首盛唐的送别诗,竟让我在千年后的雨日生出新的感悟——原来离别从不是情感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形态的相逢。青青山色里的豁达王昌龄在诗中写道:"青山...

阅读全文
诗人介绍 2025-10-03

送柴侍御古诗日记

《送柴侍御古诗》读后感日记一、初遇诗篇的午后今日整理书架时,偶然翻到《全唐诗》,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倏然跃入眼帘:"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二十八字的短笺,竟让我在洒满阳光的窗前怔忡良久。墨香氤氲间,仿佛看见千年前的沅水畔,青衫诗人正折柳赠友,江涛声裹着朗...

阅读全文
诗词解析 2025-10-03

重读古诗词出塞有感

重读古诗词出塞有感戍边者的千年回响深夜重读王昌龄的《出塞》,窗外秋风萧瑟,恍惚间仿佛听到战马嘶鸣与刁斗声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轮照耀过秦汉边关的明月,如今依然清冷地悬在夜空,而诗句中蕴藏的悲壮与苍凉,穿越千年依然撞击着现代人的心灵。时空交错的情感共鸣记得第一次读这首诗是在小学课...

阅读全文
诗词解析 2025-10-03

芙蓉楼古诗与我的潇湘晨思日记

芙蓉楼古诗与我的潇湘晨思日记一、朝雨初停的时空对话清晨六时,镇江的秋雨刚歇,我站在芙蓉楼遗址公园的青石阶上,手机屏幕亮着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昨夜确实寒雨潇潇,此刻雨止云开,楚山轮廓在晨曦中渐显,恍若与千年前的诗人看到了同一幅画卷。冰心玉壶的意象在导游的解说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