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11篇文章

刘禹锡相关内容

诗词解析 2025-10-12

浪涛沙古诗观海日记

浪涛沙古诗观海日记八月十五日 晴 海风卷浪时清晨独坐礁石,手持《刘禹锡全集》,翻至《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篇,忽闻潮声如雷。抬眼望去,但见海天相接处白浪奔涌,恍若千军万马踏云而来,瞬间想起诗中“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壮阔。此刻海涛虽非黄河,却同样裹挟着亘古的苍茫,浪尖碎沫在朝阳下绽出银...

阅读全文
现代诗歌 2025-10-12

乌衣巷口夕阳斜——探寻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千年回响

乌衣巷口夕阳斜——探寻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千年回响一、朱雀桥边的邂逅三月暮春的南京,我站在秦淮河畔的乌衣巷口,斜阳将青石板路染成琥珀色。耳边忽然响起导游的吟诵:“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熟悉的诗句让我倏然驻足,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那首脍炙人口的《乌衣巷》。二、诗篇的历史脉络据《唐...

阅读全文
古典诗词 2025-10-12

江畔拾遗:与古诗词浪淘沙相遇的午后日记

江畔拾遗:与古诗词《浪淘沙》相遇的午后日记壬寅年八月十五 晴沙拂岸站在黄河古渡口的巨石上,浑浊的浪涛正以千年不变的节奏拍打着岸壁。蓦然想起书包里那本磨毛了边的《唐诗鉴赏》,翻到刘禹锡《浪淘沙》的篇章时,突然觉得纸页上的文字与眼前的波涛产生了奇妙的共振。九曲黄河万里沙午后阳光在河面上碎成万千金鳞,恍若...

阅读全文
古典诗词 2025-10-12

刘字古诗伴我思

刘字古诗伴我思秋日读刘禹锡《陋室铭》有感晨光熹微时,我于书房拾起那卷泛黄的《刘禹锡诗集》,指尖掠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墨迹,忽然想起今日恰是寒露。窗外梧桐叶正悄然染金,恰似千年前梦得先生笔下"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的意境。这般巧合令我不禁莞尔,遂取青竹毛笔,在洒金笺上记下此刻心境。一草...

阅读全文
诗词解析 2025-10-08

竹枝词·江畔谁人唱竹枝日记:聆听千年前的情思回响

竹枝词·江畔谁人唱竹枝壬寅年仲春廿三 微雨润江城清晨路过江畔公园时,忽然听见有老者在亭中吟唱着什么曲调,苍凉的嗓音混着潮润的江风,断断续续飘进耳朵里:“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心里蓦然一震,这不正是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吗?一、诗韵与江涛的和鸣撑着伞驻足堤边,只见烟雨中的长江浑厚苍茫,...

阅读全文
诗词解析 2025-10-08

重读淘浪沙古诗有感

重读淘浪沙古诗有感十月廿三 晴晨起整理书柜时,指尖忽然触到那本泛黄的《唐诗鉴赏辞典》。书页自动摊开在第九百二十七页,刘禹锡的《浪淘沙》组诗赫然映入眼帘。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字句上,恍然想起第一次读这首诗,还是二十年前在故乡的课堂上。一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黄河的走势图,...

阅读全文
古典诗词 2025-10-03

霜降柿红如灯笼——读有感

霜降柿红如灯笼——读刘禹锡《咏红柿子》有感深秋午后整理书架时,一片干枯的柿叶从《全唐诗》扉页飘落。拾起这枚1998年于故乡柿树下拾得的书签,忽然想起刘禹锡那句"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记忆便如浸透蜜汁的柿饼般层层舒展。一儿时老宅后院植有双柿,每至霜降便如朱砂点就的灯笼。祖母总念叨"柿叶翻红霜景秋"...

阅读全文
诗人介绍 2025-10-03

霜降柿红如灯笼——读有感

霜降柿红如灯笼——读刘禹锡《咏红柿子》有感深秋午后整理书架时,一片干枯的柿叶从《全唐诗》扉页飘落。拾起这枚1998年于故乡柿树下拾得的书签,忽然想起刘禹锡那句"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记忆便如浸透蜜汁的柿饼般层层舒展。一儿时老宅后院植有双柿,每至霜降便如朱砂点就的灯笼。祖母总念叨"柿叶翻红霜景秋"...

阅读全文
现代诗歌 2025-10-03

秋词中的一日闲思

《秋词》中的一日闲思十月二十日 晴空一鹤清晨推开窗,一阵凉风挟着桂花的余香拂面而来,忽然就想起刘禹锡那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人是在怎样的心境下,才能将千古悲秋的定论一举打破,写出如此豁达昂扬的句子?我想,他必定是站在一个极高的地方,看见了秋天最为本质的美。午后阳光正好,我决定去公园...

阅读全文
现代诗歌 2025-10-03

浪淘沙古诗日记

《浪淘沙》古诗日记一个关于时间与坚持的思考今天重读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短短四句,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心中尘封的匣子。诗中那奔腾不息的黄河,那历经风簸浪淘却坚韧向前的沙粒,不正是我们人生的写照吗?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那浪涛中的一粒沙...

阅读全文
古典诗词 2025-10-03

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见赠古诗为灵感的春日随笔

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见赠》为灵感的春日随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清晨推开窗,扬州三月的细雨沾湿了窗棂。忽然想起刘禹锡那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不由得望向书架上那本泛黄的《全唐诗》。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该是怎样的孤寂?而今我在这个江南小城,虽无诗人的坎坷,却也时常感到都市生活的疏离。怀旧空吟闻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