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为您找到约 15947 条关于 "古诗" 的结果

小学古诗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8 次浏览
小学古诗风里的春日童趣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晴今天放学时,老师教我们背了一首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回家的路上,我忽然发现诗里的画面就在眼前!古诗中的小池塘路过小区花园时,我看见几只麻雀在刚发芽的柳枝上跳来跳去,就像古诗里写的"两个黄鹂鸣翠柳"。池塘边的芦苇冒出嫩绿的尖尖角...

旅途杂记:与古诗同游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8 次浏览
旅途杂记:与古诗同游一、启程:诗意的召唤清晨五点半,闹钟撕破城市的寂静。我背起行囊踏上月台时,突然想起李商隐那句“旅途悲壮甚,千古有馀哀”。列车缓缓启动,窗外流动的风景逐渐由钢筋水泥变为绵延青山。耳机里循环着《唐诗三百首》音频,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恰与窗外景致重合——远山如黛,晨雾如纱,...

鲍溶古诗中的秋思:一叶知秋的日记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10 次浏览
鲍溶古诗中的秋思:一叶知秋的日记十月十五日 晴清晨推开窗,一片金黄的梧桐叶飘落案头,忽然想起唐代诗人鲍溶《秋思》中的句子:"萧萧枫树林,叶叶报秋心。"这泛黄的叶脉,仿佛带着千年前的诗意叩响了我的书桌。一、诗中的秋色鲍溶笔下的秋天总带着独特的韵律。他在《秋夜对月》中写道:"露华凉夜滴,桂子白纷纷",寥...

归乡的古诗:重读回乡偶书有感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10 次浏览
归乡的古诗:重读《回乡偶书》有感一、旧卷新启清晨整理书架时,那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从高处滑落。书页散开处,恰好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微微发脆的纸页上,「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字迹被母亲用红笔细细圈划过,旁边还夹着一片干枯的银杏叶。忽然想起,这首诗正是中学时母亲握着我的手一字一句诵读的,而如今我已在异...

秋阳古诗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6 次浏览
秋阳古诗下的闲适午后——记一场与秋阳的邂逅十月的阳光总是格外温柔,像极了古诗里描绘的"秋阳"意境。清晨推开窗时,那抹橘黄色的光线正斜斜地爬过老槐树的枝桠,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忽然想起王维那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虽不是山中,但这般澄澈的光影,确乎带着唐诗的韵味。一、光影里的古诗意象坐在庭...

良人古诗伴我晨昏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8 次浏览
良人古诗伴我晨昏清晨六时,闹钟未响便已醒来。推窗见薄雾如纱,远处山峦若隐若现,忽然想起《诗经》中“良人古之,洵美且异”的句子。这“良人”二字,在古诗里总是带着温润如玉的质感,既指代美好之人,亦隐喻着某种永恒的精神归宿。我取出那本边角微卷的《古诗源》,任纸页在指尖翻动,恍惚间竟觉得与千年前的诗人共享着...

请问的古诗静夜思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5 次浏览
静夜思·月下独思2023年10月15日 夜今夜重读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十字如清泉淌过心间。窗外月色正好,银辉洒在书桌上,竟与千年前那缕月光遥相呼应。一、月光如旧搬了竹椅到阳台,看那轮明月悬在梧桐枝头。城市灯火太亮,星星都隐去了,唯有这明月固执地挂着...

一叶轻舟载梦远——读舟夜书所见有感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5 次浏览
一叶轻舟载梦远——读《舟夜书所见》有感清晨整理旧书时,泛黄的《唐诗三百首》中忽然滑落一枚枫叶书签,正夹在查慎行《舟夜书所见》那页:"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墨香与叶香交织间,恍惚看见三百年前那艘载着诗人夜航的乌篷船。一、灯影摇曳的河上课堂记得初读此诗是在初中夏令营的夜航船上...

蝉声古诗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6 次浏览
《蝉声古诗中的夏日絮语》2023年7月15日 晴一、晨起闻蝉清晨推开窗,一阵熟悉的"知了——知了——"声便灌入耳中。这声音仿佛从千年前的唐诗中穿越而来,让我想起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蝉鸣是夏天最执着的诗人,它们用生命在歌唱。我坐在书桌前,看着窗外斑驳的树影,忽然觉得这蝉声像极了...

怎样做古诗:我的学习日记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5 次浏览
怎样做古诗:我的学习日记今天是我开始学习古诗创作的第一天。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对古典诗词怀有浓厚的兴趣,但真正动手创作却总是感到无从下手。于是,我决定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我学习“怎样做古诗”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帮助自己和其他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古老而优美的艺术。一、理解古诗的基本结构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