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一叶轻舟载梦远——读舟夜书所见有感

一叶轻舟载梦远

——读《舟夜书所见》有感

清晨整理旧书时,泛黄的《唐诗三百首》中忽然滑落一枚枫叶书签,正夹在查慎行《舟夜书所见》那页:"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墨香与叶香交织间,恍惚看见三百年前那艘载着诗人夜航的乌篷船。

一、灯影摇曳的河上课堂

记得初读此诗是在初中夏令营的夜航船上。语文老师举着应急灯讲解"孤光一点萤"时,船舷边真的掠过几只流萤。当时觉得查慎行定是个魔术师,否则怎能用二十个字就变出整条星河?我在日记本上歪歪扭扭地抄下诗句,墨迹被浪花打湿成蝌蚪状,如今看来倒像诗的注脚。

二、重山之外的成长航道

高考前夜总爱默诵"轻舟已过万重山",台灯在习题集上投下的光斑,恰似那盏穿越时空的渔灯。去年乘三峡游轮经过夔门时,突然明白李白笔下"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轻舟,与查慎行笔下的夜航船,原是同一条载着中华文脉的舟楫。船舷激起的浪花里,分明闪烁着"散作满河星"的粼光。

三、生命长河里的诗意摆渡

今晨特意带着诗集去公园划船。当木桨搅碎朝阳下的水面,无数金色光点跃动时,忽然懂得古人为何总爱以舟船喻人生。我们都在时间长河里航行,有时是"独钓寒江雪"的孤舟,有时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客船。而诗歌就像永不熄灭的渔灯,当现实的浪涛打来时,那句"孤光一点萤"便成了最温柔的救生圈。

合上书页时,枫叶书签上当年用荧光笔描的诗句依然发亮。这大概就是舟船古诗的魔力——它们不仅是文字的扁舟,更是载着千年月光与星辉的诺亚方舟,随时准备渡我们抵达心灵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