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槐树的日记300字:庭院深处的夏日絮语
七月十五日 星期三 晴
清晨推开窗,那棵老槐树便占据了整个视野。它是这座庭院的君王,自我记事起便屹立于此,年年岁岁,用浓荫守护着这片小小的天地。今日得闲,决意静观半晌,为它记下这三百字的素描。
槐之形
树干需两人合抱,树皮是深褐色的,皴裂如老者手背的纹路,其间攀附着几缕苍苔,更添古意。枝桠虬曲着向四方伸展,在蓝天中勾勒出疏密有致的墨线。最动人的是那树冠,郁郁葱葱,宛若一柄巨大的、碧绿的华盖,将烈日揉碎成点点金光,洒落一地斑驳的圆影。
槐之韵
风是槐树最好的译者。无风时,它静默如哲人,沉思不语。而當微风拂过,千万片卵形的小叶便一齐颤动,窃窃私语,沙沙作响,那声音轻柔得像春蚕食桑,又似远方的潮汐。午后,蝉声加入了这场合奏,它们藏身于浓荫深处,将夏日的暑气煅烧成一声声高亢明亮的金石之音。
槐之魂
我尤爱细观它的花。此时花期已过,但枝头犹存几串残荚,形似扁豆,在风中轻荡。不禁遥想月余前,满树繁花如雪,清甜的香气弥漫巷陌,引来无数蜂蝶。那景象,真真是“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而今花虽谢,绿荫却更浓,它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履行着守护的诺言。
这棵槐树,它不只是一棵树。它是鸟儿的驿站,是蝉的剧场,是夏日里一首清凉的绿色诗篇。它静观着庭院的变迁,收藏着我整个童年的蝉鸣与欢笑。提笔至此,早已超过三百字,然对其描摹,仍觉意犹未尽。或许,它的深邃,本就不是区区文字所能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