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日记300字左右:探索植物的光合作用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晴
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让我对自然界的神奇有了更深的理解。
实验准备
早上9点,我们来到实验室。老师给每组同学分发了一盆绿萝、两个透明塑料袋、碘液和酒精灯。我注意到绿萝的叶片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翠绿,叶脉清晰可见。
实验过程
首先,我们用黑色纸片遮住一片叶子的部分区域,然后将整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3小时。这段时间里,我观察到未被遮挡的叶片表面出现了细小的水珠,老师说这是植物在进行蒸腾作用。
三小时后,我们摘下那片被部分遮挡的叶子,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当叶绿素完全溶解后,叶片变成了黄白色。这时我们滴上碘液,神奇的现象出现了:接受阳光照射的部分变成了深蓝色,而被遮挡的部分则保持原色。
科学原理
老师解释说,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需要通过阳光制造淀粉。碘液遇到淀粉会变蓝,所以接受光照的部分产生了淀粉反应。而被遮挡的部分由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没有淀粉产生。
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才能生长。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提供养分,还为我们提供了氧气。据统计,一棵大树一天可以吸收约48磅的二氧化碳,释放出足够的氧气供两个人呼吸。
课后思考
回家的路上,我仔细观察路边的树木,发现它们的叶片都朝着阳光方向生长。这让我想起了老师说的"向光性"。我突然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今天的科学课让我收获满满,不仅亲手做了实验,还理解了植物生长的奥秘。我决定以后要多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把发现都记录在我的科学日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