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中国传统节日日记300:中秋月圆夜

农历八月十五·晴

墨蓝色的天幕刚染上暮色,楼下孩童们提着灯笼的嬉闹声便穿透了窗户。母亲在厨房叮当作响地摆弄着月饼模具,父亲正将新买的桂花蜜仔细浇在莲蓉馅上——这是我们家族传承三百年的中秋配方。

月满西楼时

阳台上那张祖传的黄花梨供桌已摆好三叠苏式月饼,青瓷盘里躺着浑圆的柚子,父亲用毛笔在红纸上写下"但愿人长久"时,墨香混着檀香在晚风中缭绕。楼下突然爆发出欢呼,原来东边天际已浮起一轮金铜色的圆月,像被谁用朱砂笔在夜幕上轻轻点了个饱满的句号。

记得奶奶曾说,从前苏州人过中秋要放"月华灯",用绵纸扎成十二生肖的灯笼顺水漂流。如今护城河边虽不见这般景象,但对面商场玻璃幕墙反射的月光,竟也粼粼如水波荡漾。

舌尖上的传承

母亲端出今年特制的五仁月饼,核桃与杏仁的碎粒在烛光下闪着琥珀色的光。咬开酥皮的刹那,陈皮与糖冬瓜的香气突然让我想起十岁那年,曾祖母用缺了角的月饼模子教我压制花纹,她布满老年斑的手握着我的小手说:"这月饼里的青红丝,要像人生一样铺得匀称。"

此刻表妹正用手机拍月亮,滤镜里的玉盘比实际大了三倍。姑父笑着说起他年轻时在北大荒,知青们对着冻土豆当月饼的往事。阳台上那株三代人轮流照料的金桂,今年开得特别盛,夜风过处便下一场香雪,有几瓣正好落进我的紫砂茶杯。

今人不见古时月

电视里播放着各地中秋晚会时,父亲突然翻出泛黄的《红楼梦》念起"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窗外不知谁家放飞了孔明灯,那团暖黄的光渐渐融入星河,而供桌上嫦娥造型的兔儿爷烛台,正将我们的影子投映在粉墙上,与历代祖先的影子重叠。

临睡前查看微信,发现高中同学群里在讨论月饼糖分换算卡路里。我关上灯,看见月光透过纱窗在地板上勾勒出冰裂纹般的花纹——这轮照耀过李白苏轼的明月,此刻也平等地抚摸着每个抬头仰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