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优美散文般的晨间遐思日记
晨光微启时分的絮语
今晨醒得格外早,窗外的天色尚是蟹壳青的底子,却已透出几缕金丝绒般的曙光。我索性披衣起身,倚在窗前,任思绪如徐志摩优美散文中所描绘的那般,漫无目的地飘游。这清晨的时光,恰似一本未曾翻阅的诗集,每一页都浸润着露水与希望的气息。
“庭院中的桂花树筛下碎银似的月光”,这般句子忽地从记忆深处浮起。虽此刻是晨光而非月色,但那光影交错的美妙,却与志摩笔下意境相通。树影婆娑间,鸟鸣声如撒豆般清脆地落下来,竟教人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文字构筑的幻境。
与自然对话的刹那
推门走入小园,草尖的露珠驮着整个世界。这使我想起徐志摩在《翡冷翠山居闲话》里说的:“自然的奢华是多么便宜!”的确,这无需一钱买的美景,才是最珍贵的馈赠。微风拂过时,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着心灵的叩问。我试着如志摩般放开胸怀,让灵魂与天地相融,刹那间竟觉得自己也成了他散文中的一角——不是旁观者,而是画中人。
园角的一簇野菊开得正盛,花瓣上还带着夜气的微凉。蹲下身细看时,忽觉这小小花朵竟也承载着无限宇宙。志摩常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往日只当是诗句赏玩,此刻却真切地体会到了其中深意。每一片花瓣的曲线都是造物主的妙笔,每一条叶脉都流淌着生命的韵律。
时光深处的回响
回到书斋,取出志摩的文集重温。阳光恰好斜射在书页上,将那些灵动跳跃的文字镀上一层暖金。“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诗句今日读来,竟比往日多了几分真切。或许是因为方才在园中,确曾见一朵流云掠过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志摩的文字之所以历久弥新,正因为其中灌注了真性情。他写风月却不流于浮靡,抒性灵而不陷于空泛,总是那般恰到好处地触动人心最柔软处。正如他在《自剖》中坦言:“我是个理想者,有时候近乎疯癫;但我爱我的疯癫,因为那里面有我的真。”
合上书页时已近中午,窗外的阳光变得明亮而坦荡。这一早晨的神游,使我对徐志摩的优美散文有了更深的体悟。原来最美的文字,从来不是矫饰堆砌的产物,而是心灵与自然共鸣的和弦。志摩之所以为志摩,正因为他始终保持着一颗敏感而真诚的心,能在平凡生活中捕捉那些震颤的瞬间,并用文字将其永恒定格。
这般想着,竟不觉在日记本上写下数页。文字虽拙,却也是发自性灵的真实记录。或许有一天重读时,也会如今天读志摩散文般,从字里行间找回这个清晨的温度与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