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煮雨,岁月缝花
十月廿七 微凉有雨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开始淅沥。不是盛夏的倾盆,也非冬日的刺骨,是秋末特有的那种绵密与微凉,像无数细碎的针脚,将天地细细密密地缝合在一片朦胧的灰白里。我坐在书桌前,听着雨声敲打窗棂,忽然觉得,这景象像极了那句偶然读到的诗——时光煮雨,岁月缝花。
这八个字,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宁静。时光是火,雨是生命里那些漫漶的、潮湿的、无法握住的经历与情绪。它们被放在岁月的陶瓮里,用文火慢慢地煨着,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蒸发掉轻浮与躁动,最后熬成一盅名为“回忆”的浓汤,滋味复杂,余韵悠长。而岁月,则是一位沉默的绣娘,指尖穿梭,以时光为线,以经历为布,将那些零散的、破碎的、甚至带刺的过往,一针一线地,绣成一幅完整而绚烂的生命图景。那图景上,或许有泪痕般的湿晕,但也有欢笑绣出的明艳花朵。
一、煮雨
想起小时候,最厌这样的雨天。因为不能出去疯跑,因为雨湿了裤脚会挨骂,因为空气里总弥漫着一种说不清的惆怅,让一颗活泼的心也变得沉甸甸的。那时觉得,下雨天就是被关禁闭,时间黏稠得化不开,一分一秒都过得极慢。如今回想,那些被“煮”掉的雨天,都去了哪里呢?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沉淀了下来。
记得有一个同样的秋雨午后,祖母坐在老房子的门槛边,就着天光缝补一件我的旧衣。我趴在她膝头,听着雨声和针线穿过布料的细微声响,混合着院子里湿土和桂花残存的冷香。那时不懂,只觉得安宁。现在才明白,那便是“煮雨”的意境——时光在外头喧嚣着、流逝着,而那一刻的温情与专注,却将一段平凡的雨日,熬煮得芬芳四溢,成为我记忆库藏里一颗温润的珍珠。时光煮雨,煮的是当下的懵懂,得的却是回望时的清澈与醇厚。
二、缝花
岁月这位绣娘,手艺堪称造化。她从不挑剔布料的好坏。快乐的时光是光洁的绸缎,自然好绣;而那些失意的、痛苦的、遗憾的碎片,如同粗砺的麻布,甚至带着破洞,她却也能巧妙地将其纳入整体,用反思与成长的丝线,在破洞周围绣出别致的花纹,使其成为整幅作品中最有深度、最耐人寻味的部分。
翻看旧日的日记,里面记录着许多当时觉得过不去的坎:一次考试的失利,与好友的争执,一段无疾而终的朦胧好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年轻的哀愁与自我怀疑。若孤立地看,每一页都像一块灰暗的碎布。但如今,当我连续地读下去,看到那次失利后的奋发,争执后的和解,怅然后的释怀,我才惊觉,岁月已无声地将它们串联、缝合。那些曾经的“破洞”,早已被她用后续的经历、感悟和智慧,绣成了独一无二的花朵,点缀在我生命的衣袍上,让它在整体上显得如此丰富而生动。岁月缝花,缝补的是残缺,绽放的是完整与深刻。
雨还在下,没有停歇的意思。我的思绪却愈发清明。时光煮雨,或许煮的正是我们对生命的体验与沉淀;岁月缝花,缝的则是我们不断领悟、不断成长的轨迹。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熬煮与缝纫。不必急于求成,不必害怕过程中的潮湿与破碎。只需安然地经历,真诚地感受。终有一天,当我们回首,会发现自己已被岁月温柔地缝制成一朵璀璨独特的花,盛开在时光的深处,永不凋零。
合上日记,雨声渐歇。天光从云层缝隙里透出一线,明亮而温柔。心中唯余一句:感谢所有被煮雨的时光,敬所有被缝花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