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有小的美文:秋日絮语

有小标题的美文:秋日絮语

一、晨雾的呢喃

清晨六点半,推开木窗,一片白茫茫的雾气正缠绕着远山。枫叶上凝结着细密的露珠,每一颗都裹着微光,像是昨夜星辰碎落的泪滴。我捧着温热的搪瓷杯,看雾气从杯口袅袅升起,与山间的白纱融成一片。忽然有鸟雀从雾中穿过,翅膀划破寂静,留下几道转瞬即逝的弧线。这样的时刻,总觉得该在日记本上记下什么,最终却只是望着雾气出神——有些美,原是不必被文字囚禁的。

二、午后的光影剧场

阳光终于刺破云层时,我正走在铺满银杏叶的小径上。每片叶子都像被镀了金边,风一过便簌簌作响,仿佛在演奏属于秋日的奏鸣曲。长椅上有老人并肩坐着,银发与银杏叶映成同一个颜色。他们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长到足以跨越半个世纪的时光。我悄悄用手机拍下这幅画面,却想起从前日记里写过:“有些光景,胶片留不住万分之一的温度。”于是又放下手机,任凭那些光与影的对话烙在记忆里。

三、黄昏的收获者

菜畦里的红薯叶开始卷边,邻居王叔弓着腰挖掘果实。铁锹破开泥土的刹那,饱满的红薯像婴儿般滚落出来,带着大地的体温。他坚持不用机械,说手工挖掘能听见土地的心跳。我帮他拾捡时,指甲缝里嵌进褐色的泥,却莫名感到踏实。晚霞染红西天时,王叔塞给我两颗红薯:“年轻人,记得尝尝秋天的甜味。”我在日记本上画下这颗红薯的轮廓,旁边写:有些收获,从来与季节无关,与弯腰的深度有关。

四、夜雨写诗

晚来忽雨,敲在铁皮屋檐上叮咚作响。书桌上的日记本被风翻动,露出去年今日写的句子:“秋雨是天空写给大地的情书。”墨迹已有些晕染,像被此刻的雨声重新濡湿。忽然有写诗的冲动,却最终只是将杜甫的“雨中百草秋烂死”抄了半阙。窗外的香樟树在雨中摇曳,叶片承不住水珠,便坠下来,在积水洼里圈出一个个句号。原来自然本就是诗人,我们不过是在拾取它散落的标点。

合上日记时雨尚未停歇,墨迹在纸页上洇出朦胧的山峦形状。忽然明白为什么要给日子标注小标题——不是划分时光,而是在湍急的岁月长河里,投下一颗颗锚点。当某天秋风再起,这些锚点自会拽住记忆的绳缆,将沉没的时光重新打捞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