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攻的隐秘日记:龙椅旁的月光
腊月十五 夜凉如水
批完最后一本奏折,朱砂笔搁下的瞬间,殿内只余烛火噼啪的轻响。侍从早已被我屏退,这偌大的宫宇,此刻空旷得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回声。他们都道朕是冷酷寡言的帝王,是征伐四方、铁血无情的天下共主。却不知,这玄黑衣袍下,也藏着一副会为一人而悸动、而柔软的凡人心肠。
今日朝堂之上,他又与朕争执了。为的是江南水患的治理方案。他一身绯色官袍,立于丹陛之下,身姿挺拔如竹,面容清俊,眼神却锐利如出鞘的剑,毫不畏惧地直视着朕,引经据典,据理力争。那些老臣吓得股栗不已,他却字字铿锵。朕当时自是龙颜震怒,斥他“狂妄”,罚他于殿外跪思己过。
记忆回溯
可谁又知道,朕在龙椅上,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殿外,透过重重宫门,想象他跪在冰冷石阶上的身影。担心他膝下是否寒凉,担心他是否又在心里骂朕是“暴君”。呵,暴君……或许唯有在他面前,朕才不是那个必须完美无缺的帝王。他的直言犯上,他的不驯与清澈,像一道强光,刺破这深宫重重迷雾,也照见朕内心深处不愿示人的角落。
子时 御书房
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寻了个由头,命内侍将他召至御书房。他进来时,步履微僵,脸色在宫灯下显得有些苍白,但那双眸子,依旧亮得惊人,带着未熄的倔强。
“可知错?”朕背对着他,声音刻意冷硬。
“臣之所谏,皆出于公心,于国于民有利,不知何错之有!”他的声音里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像一根羽毛,轻轻搔刮在朕的心尖上。
朕转过身,凝视着他。忽然就没了脾气。罢了,跟这固执的人计较什么。朕从案下取出早已备好的活血化瘀膏,扔到他怀里。“拿去。明日若瘸着腿上朝,成何体统。”
他愣住了,握着那白玉药瓶,脸上的神情从错愕到不解,最后,竟微微泛起一丝红晕,在灯光下,好看得让人移不开眼。他垂下眼帘,长睫投下淡淡的阴影,低声道:“陛下……此举未免有失公允。”语气却软了下来,再无朝堂上的剑拔弩张。
“朕即是公允。”朕上前一步,靠近他,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香和冷冽的气息。朕的手指抬起他的下颌,迫使他看着朕。他的喉结微动,眼神闪烁,竟有一丝慌乱。这发现让朕的心情莫名愉悦起来。原来,不止朕一人会心绪不宁。
无声的告白
御书房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朕看着他微张的唇,那总是吐出让朕又气又恼又欣赏的言论的唇,此刻近在咫尺。一种强烈的冲动攫住了朕,想要将那抹绯色攫取,想要尝一尝是否也如他性子一般辛辣。朕的拇指轻轻摩挲过他下颌的肌肤,感受那细微的颤栗。他的呼吸变得急促,却没有推开朕。那是一种默许,一种无声的、惊心动魄的回应。
最终,朕只是松开了手,转而揉了揉他的发顶,动作是朕自己都未料到的轻柔。“回去吧。你的策论,朕准了。明日……朕要看到详细的章程。”
此刻 独处
他离开时,耳根是通红的。那抹红,仿佛烙印般刻在了朕的眼底。此刻独处,指尖似乎还残留着他发丝的触感和肌肤的温度。这冰冷的龙椅,因为这一个人的存在,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孤寂彻骨。朕是帝王,是攻取天下的强者,可在他这里,朕想要的,并非征服,而是……并肩。
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清冷如霜。朕忽然想,若有一日,能与他共饮于这月下,不再论君臣纲常,只谈风月,该有多好。或许,那才是朕真正想要的“天下”。
这篇日记,将永藏于暗格,如同朕对他,那份深于海、重于山,却只能隐于雷霆雨露皆君恩表象下的,不容于世的倾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