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美文摘抄简短日记:晨光中的坚守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晴
清晨六点,闹钟准时响起。推开窗,微凉的空气夹杂着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这是疫情期间独有的城市气息。远处传来社区广播的循环提醒:“请居民们有序参与核酸检测,保持安全距离……”我披上外套,戴上口罩,加入楼下早已排起的长队。
一、平凡中的微光
队伍缓慢前行着,一位穿着防护服的“大白”正弯腰为坐轮椅的老人登记身份证。面罩上的水汽模糊了她的面容,但那双带着笑意的眼睛格外明亮。突然,队伍前方响起稚嫩的童声:“谢谢阿姨!”原来是个小男孩检测完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幅蜡笔画递给医护人员。画上是戴着皇冠的病毒被针管击倒,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中国加油”。
那一刻,我看见防护服下的肩膀微微颤动。她郑重地将画收进胸前的口袋,比了个爱心手势。晨光恰好洒在那片白色防护服上,泛起柔和的金边。我忽然想起昨天摘抄的美文片段:“最伟大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而疫情期间的英雄主义,是明知危险仍选择逆行。”
二、数字背后的温度
下午做志愿者时,在社区服务中心看到一组数据:本小区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2万人次,配送物资3.5万件,处理特殊需求427例……这些冰冷数字背后,是物业人员连续30天住办公室的坚守,是志愿者每天爬楼超50层的奔波,是医护人员被汗水泡皱的双手。
李阿姨提着菜篮过来登记需求时,特意带来一罐自制酱菜:“我看你们天天吃泡面哪行啊!”她说着突然哽咽,“我女儿在武汉医院工作,听说你们这样帮忙,让我一定来谢谢大家……”值班的小张连忙摆手,护目镜却悄悄起了雾。这样的瞬间,让我想起摘抄本上另一段话:“灾难如同镜子,既照见妖魔,也映出天使。而更多时候,照见的是平凡人披上战衣的模样。”
三、长夜终有尽时
傍晚分发抗原试剂时,遇到独居的王老先生。他坚持要用毛笔在防护服背后题字。蘸着稀少的墨汁,老人颤巍巍写下“山河无恙”四字。暮色中,他指着晚霞说:“我经历过饥荒、洪水,每次都觉得过不去了,可你看——天还是会亮的。”
深夜整理抗疫摘抄时,看到这样一句:“每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都是有人用坚守换来的明天。”合上笔记本,窗外星河低垂,社区巡逻车的灯光如流星划过夜空。突然明白:这些天记录下的文字,不仅是美文摘抄,更是时代投映在纸上的微光。当千万个平凡人发出萤火般的光亮,长夜终将被照亮。
今日摘抄补记:“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抗疫最美的文章,正在由每个普通人用行动书写。”(全文共5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