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静好,岁月安然
十月二十三日 晴
晨光熹微时,我坐在书房的老旧藤椅上,任由那一抹温吞的秋阳越过窗棂,懒洋洋地铺陈在摊开的日记本上。墨水的淡香与阳光的暖意交织,竟生出一种让人心安的静谧。忽然觉得,所谓幸福,或许就藏在这般寻常光景里——时光静好,岁月安然。
母亲在厨房准备早餐,传来碗碟轻碰的清脆声响,和着她哼唱的不知名小调。我合上眼细听,这声音竟比任何交响乐更令我沉醉。它不激昂,不澎湃,却像一条温暖的河流,缓缓流过心田,冲刷掉所有焦灼与不安。想起朱自清先生笔下那“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此刻的我,不也正享受着生活慷慨赠予的这份宁静吗?
午后的凝思
午后,携一本散文集踱至院中。银杏叶已染上灿烂的金黄,风一过,便簌簌地落,如蝶翩跹,最终温柔地歇在泥土上,悄无声息。我坐在石凳上,读两行字,便抬头望一望天。天空是那种洗练过的湛蓝,高远而澄澈,几片薄云悠悠,仿佛也沉浸在这份安然之中,不忍匆匆飘远。
邻居家的猫悄然而至,熟稔地跃上石桌,在我手边蜷成一团毛球,发出满足的咕噜声。它眯着眼,享受这秋日暖阳的抚慰,那份全然放松的姿态,仿佛它就是这静好时光的主人。我轻抚它柔软的皮毛,心中一片澄明。原来生活的真谛,并非总要追逐远方的波澜壮阔,而是能于平凡处品咂出深味,在一粥一饭、一花一叶间,感受那份永恒的安然与富足。
黄昏的漫步
傍晚时分,信步至附近公园。湖水映着夕阳的余晖,粼粼波光宛若撒了一池碎金。三三两两的人们,或漫步,或闲坐,脸上皆带着一日劳作后松弛的笑意。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那清脆无邪的笑声,是这安然岁月里最动听的音符。
我找了一张临湖的长椅坐下,看落日一点点沉入远山的怀抱。没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愁,反倒生出一种对明日朝阳的期待。这日复一日的轮回,这平淡无奇的日常,因了一份懂得珍惜的心,而变得珍贵无比。正如那静默的湖山,它们不言不语,却见证了无数个如此静好的黄昏与黎明,包容着所有喜悦与忧伤,最终化为一种深沉恒久的安然。
夜深的灯下
夜色渐浓,我于灯下提笔记录这一日。窗外月华如水,秋虫的鸣叫更衬出夜的宁静。白日的种种景象——母亲的晨曲、翩跹的落叶、慵懒的猫、湖面的夕照、孩子的欢笑——一幕幕掠过心头,汇聚成一股暖流。
我终于彻悟,时光静好,岁月安然,并非指生活中全无烦忧,而是即便身处纷扰,内心仍能保有一方净土,能够敏锐地捕捉、并深深地感恩这些细微而真切的美好。它是一种选择,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命沉淀后的智慧。愿我永怀此心,于流年辗转中,守候每一份静好,珍藏每一刻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