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名家散文600字:夏日荷塘日记
七月十五日 晴
今日重读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的六百字精华段落,忽忆起西郊有一荷塘,遂骑车往观。午后日光正好,却不似先生文中那般朦胧,倒显出十二分的鲜活气象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塘新韵
我所见荷塘与先生笔下颇有不同。荷叶更密,挤挤挨挨地铺满半亩方塘,绿得沉郁,绿得汹涌。荷花多是粉红色,瓣尖染着胭脂色,花心托着嫩黄莲蓬。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却比歌声更真切,带着水汽的清凉。
岸边垂柳枝条探入水中,招惹得游鱼时来嬉戏。忽见一尾红鲤跃出水面,鳞片在阳光下闪过一道金光,又倏然没入碧波,漾起圈圈涟漪,惊得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果然似“明珠”般晶莹剔透。
时光对话
坐在柳荫下石凳上,恍惚觉得与先生隔了百年时光在此相遇。他见的是月色朦胧,我遇的是日光朗照;他怀着颇不宁静的心绪,我带着闲适悠然的情致。然而对荷塘的眷恋却是相通的,那些六百字里流淌的美,穿越时空叩击心灵。
蜻蜓点水,燕子剪波,蝉声忽高忽低地唱着。我试着学先生那般仔细观察——荷叶的脉络如何从中心辐射开来,水珠如何在叶面上聚合分散,花瓣的纹理怎样从深红渐变为浅粉。这才发现,世间之美原需要静心体会,方能在平凡处见神奇。
暮色归途
夕阳西下时,荷塘染上金红光彩。荷花渐渐合拢,如同美人敛起笑靥准备安眠。归途中想起先生那句:“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而今我倒觉得,美好不必占有,只需铭记于心。这六百字散文教会我的,是用细腻笔触记录眼中心中的每一刻感动。
暮色渐浓,荷香犹在衣袂间徘徊。忽然明了:最好的散文不在字数多寡,而在能否让六百字拥有六千字的意境,让片刻凝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