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秋日窗边的日记随笔
一、阅读训练题
请阅读以下日记片段,回答文后问题:
10月15日 晴
窗外的银杏叶终于开始泛黄了,像被阳光浸透的蝴蝶翅膀,偶尔随风扑簌簌落下两三片。母亲总说这是"金钱树",可我觉得那些扇形叶片分明是秋天写的明信片,每一道叶脉里都藏着光阴的故事。
晾衣绳上的蓝格子床单鼓动着,把洗衣粉的清香揉进风里。楼下传来收废品老人的吆喝声,拖着长长的尾调,像一首走了调的民谣。我忽然想起童年时,也是这样趴在窗台上,数着梧桐树上最后一片不肯投降的枯叶...
问题1:文中划线的比喻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将银杏叶比作"被阳光浸透的蝴蝶翅膀",既描绘出叶片半透明的金黄质感,又赋予其动态的生命力,暗示季节更迭中稍纵即逝的美。
问题2:作者通过哪些感官描写营造秋日氛围?
答案:①视觉(银杏叶泛黄、蓝格子床单)②听觉(收废品吆喝声)③嗅觉(洗衣粉清香)④触觉(风的鼓动)。
二、散文写作指导
写作要点:
- 选择具体意象(如银杏叶、晾衣绳)承载情感
- 运用通感手法转换观察视角
- 通过生活细节(收废品吆喝)增强真实感
- 在结尾处自然引发回忆,形成情感闭环
三、延伸训练
请以《冬晨的阳台》为题,模仿本文风格写200字片段,要求:
- 使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
- 包含触觉与味觉描写
- 在场景中隐含人物情绪
(参考答案示例:结霜的栏杆像撒了糖霜的黑森林蛋糕,呵出的白气在空中画着短暂的逗号。捧着烫手的豆浆,看楼下早餐铺蒸腾的雾气裹住行人匆匆的脚步...)
四、散文鉴赏要诀
1. 抓意象:分析物象背后的情感符号
2. 品语言:注意动词的精准度与形容词的陌生化
3. 悟结构:观察场景转换与情感推进的逻辑
4. 联背景:结合创作时代理解深层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