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秋色如画——读故都的秋有感

秋色如画——读《故都的秋》有感

十月十五日 晴

今日重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恍若置身于北平的秋色之中。先生笔下那"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北国秋味,此刻正透过纸页,丝丝缕缕地渗入心脾。

一、槐树下的秋思

晨起时,特意绕道校园的老槐树下。踩着沙沙作响的落叶,忽然想起文中那句"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阳光透过稀疏的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竟与八十年前先生所见一般无二。

树梢挂着几片倔强的黄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俯身拾起一枚,叶脉间还凝着昨夜的露珠,在朝阳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这细微处的秋意,不正是郁达夫所说的"十分的秋意"么?

二、茶馆里的秋声

午后坐在临窗的茶馆,要了盏茉莉香片。窗外卖糖炒栗子的小贩正用铁铲翻炒着黑砂,哗啦哗啦的声响竟与文中描述的"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形成奇妙的呼应。

  • 街角传来悠扬的鸽哨
  • 远处工地打桩机的闷响
  • 近处茶壶咕嘟咕嘟的沸腾声

这些声音交织成独特的城市秋韵,让我想起先生说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

三、暮色中的秋情

傍晚散步至湖边,见夕阳将云彩染成绛紫色。水面上漂浮着几片梧桐叶,随波荡漾。忽然明白为何郁达夫说南国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

"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此刻方知,先生对故都秋日的眷恋,原是对生命最深沉的热爱。归途上,秋风拂面,带着淡淡的桂花香。这南国的秋,虽不如北平那般浓烈,却也别有一番温婉的韵味。

合上日记本时,窗外已挂起一弯新月。秋夜微凉,而心中却因这篇散文泛起阵阵暖意。

读《故都的秋》有感-记叙作文550字相关作文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草、雨、叶、粮食都是秋最好的象征。秋,使大地如诗如画,她送来了清凉,送来了丰收,送来了快乐,人们又何尝不喜欢她呢。 秋天是什么滋味的?或许只有郁达夫知道,但他让我看到了别样的秋天,品尝了别样的秋味,懂得了别样的秋天依然那么美。郁达夫说:“若留得住秋天,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古都的秋句子赏析合集

1. 故都的秋名句赏析 以“秋”为题材的抒情散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堪称名篇, 并一直被选为高中语文教材。尤其是北方人,很少有读了此文不为之 感染的。这和作者对北方的求有着深刻的感悟和体味是分不开的。体 味之深,才能抒写之真。再加上作者多年的南国客居,思念之情早已 不能自已,敏感的心灵一旦被北...

读书笔记精彩赏析

写出了故都的秋味,秋声,秋色,秋风,秋雨等。在具体表现时,作者不去写古往今来人们常赞叹的,北京“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而是集中笔墨,去写北京的街旁、院落中随处可见的秋景。如:“即使不出门”,“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北国的槐树,“...

古人写秋天的句子合集

1、《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2、《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

秋天诗朗诵主持稿

朗诵者将用三分钟时间,以稻田、枫林、晴空为意象,展现秋的丰饶与壮美。儿童组诗朗诵《我遇见的秋天》(过渡词)感谢XXX用深沉的声音为我们铺开秋的底色。而孩子们眼中的秋天,则像一颗晶莹的糖果,包裹着天真与惊喜。接下来,请欣赏由XXX小学"蒲公英"朗诵社的孩子们带来的组诗《我遇见的秋天》——(时间控制备...

那年秋季作文800字

我原有一肚子话想问她,蓦然间,她却已不见了。这部小说已越写越长,男主,也日益无趣。 四面秋色,此时已不见了踪影。留下满地的落叶,和我淡淡的忧伤。 那年秋季特别短,所以我一直都浮在一首歌上。在一片翠绿中,已无人记得它枯黄的模样。而那些尚未凋零的叶子,会一直驻留在枝干上,俯视着大地,仰望着苍穹,劫劫...

名家笔下的秋天作文合集

秋天是一个让人陶醉的季节,不论是大自然的变化还是人们的心情 都与之息息相关。在著名作家笔下,秋天往往被描绘得如诗如画,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一、秋天的景色 秋天的景色多种多样,有金黄的稻田,有红叶满山的枫林,有果实 累累的果园。在乡村,稻谷已经成熟,金黄的稻穗摇曳着,宛如一 片金海。在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