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的文章摘抄:外婆的银发与旧时光
一帧泛黄的老照片
整理旧物时,从檀木箱底翻出一张边角卷曲的黑白照片。画面里穿斜襟布衫的年轻女子站在槐树下,两条乌亮的麻花辫垂在胸前——那是三十岁的外婆。指腹摩挲过相纸粗粝的质感,忽然听见厨房传来瓷勺碰击砂锅的清脆声响,伴随着熟悉的咳嗽声。
二、皱纹里的星图
晨光透过蓝格窗纱时,能看清外婆脸上沟壑的走向。那些皱纹从眼角开始分叉,如同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在颧骨处形成浅浅的漩涡。最特别的要数眉心三道竖纹,据说是年轻时日夜绣花落下的痕迹。当她戴着老花镜补袜子时,银丝眼镜链会随着呼吸轻轻晃动,在皱纹间投下细碎的阴影。
三、青筋蜿蜒的手
她端来桂花糖芋苗的双手像一幅立体地图。凸起的青紫色血管沿着骨节攀爬,指关节处散布着褐色的老年斑。但这双布满裂口的手异常灵巧:能包出十八道褶的汤包,能把碎布头拼成牡丹图案的坐垫,甚至在我发烧时,能用艾草条在背上刮出整齐的紫红色棱子。
某个梅雨季的傍晚,她坐在藤椅上教我辨认草药。苍术的苦香混着雨气在屋里盘旋,她小拇指上那道陈年烫伤疤痕,在潮湿的空气里显得格外清晰。那时我才发现,她讲述每味药材时,总会无意识用拇指摩挲那个月牙形的疤。
四、樟木箱里的秘密
外婆的嫁妆箱里藏着整个旧时代:褪色的红头绳、印着鸳鸯的搪瓷盆、用油纸包着的家书。最下层压着件对襟盘扣的绛紫色袄子,领口还留着淡淡的头油味。去年冬至她突然翻出来穿上,在镜前转圈时,银发与紫衣间漏进的阳光,把墙上的剪影染成了民国年间的模样。
如今站在阳台上看她晾晒陈皮的身影,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被风吹得鼓胀,后颈处露出颗朱砂色的小痣——和照片里槐树下的姑娘,隔着六十载光阴静静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