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关于棉花的日记300:白色大地的絮语

关于棉花的日记300:白色大地的絮语

十月二十日 晴

清晨六点钟,整个棉田还笼罩在薄雾里,棉桃却已经醒了。我站在田埂上,看着这片即将丰收的白色海洋,突然想起今天该为这片土地写满三百篇日记的纪念日。三年前,父亲将这片荒地交到我手中时,这里还长满了倔强的野草。

“种棉花的⼈要学会等待,”父亲那时用粗糙的手掌拍着我的肩膀,“从播种到收成,正好是三百个日日夜夜。”

春:深埋的期望

二月播种的季节,我跪在湿润的泥土里,将棉籽一粒粒按进大地。每个坑洞三粒种子——这是祖父传下来的规矩,他说这是给土地的选择权,让最坚强的生命破土而出。那时的日记里写满了焦虑:第三天下雨会不会泡坏种子?第八天为什么还没有嫩芽?直到第十五天清晨,第一株嫩绿终于弯曲着钻出地面,我在那天的日记里画了整整三页感叹号。

夏:守护的执着

七月的棉田是最脆弱的。蚜虫像移动的乌云侵袭叶片,而干旱让土地裂开痛苦的纹路。每个深夜我提着煤油灯在田里巡查,用手捉虫,用水桶接雨水灌溉。最难忘的是七月十七日,暴风雨将半数棉株吹得东倒西歪,我和父亲冒着雨用竹竿和麻绳一棵棵扶正。那晚的日记被雨水浸透,字迹晕染成蓝色的云朵,我在最后一页写道:“若不能为所爱之事奋战至黎明,便不配见证它绽放时的洁白。”

母亲总是笑着说我们父子俩在照顾另一个孩子。确实,这三百个日夜的日记里,每一页都是成长的记录——既是棉花的,也是我的。

秋:丰收的馈赠

现在,棉桃终于绽放成一片雪原。光中,每朵棉絮都捧着露珠 like 捧着昨夜的星光。采摘的乡亲们弯着腰在田间移动,他们的手指在棉朵间飞舞,腰间的布袋渐渐鼓起。我翻开第一篇日记,那时写下的忐忑与期待,如今都化作了沉甸甸的收获。父亲说得对,三百天是一个轮回,是土地给予耐心者最丰厚的回赠。

黄昏时分,我坐在田埂上写完这第三百篇日记。合上笔记本时,突然明白这不仅是关于棉花的记录,更是关于时间、土地与生命的对话。每一株棉花从种子到绽放,都需要穿越三百个日夜的风雨阳光,而人类的所有成长,何尝不是如此?明日,当新的轮回开始,我将继续写下去——第三百零一篇,将会是又一个充满希望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