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年糕300字日记:冬日里的传统美味记忆
一、清晨的准备工作
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就传来"咚咚"的声响。今天是村里一年一度的捣年糕日,我迫不及待地穿上棉袄跑出去看热闹。大人们早已支起了石臼,蒸好的糯米冒着腾腾热气,空气中弥漫着甜丝丝的米香。
1. 蒸米的过程
王婶说:"好年糕要用当年新米,浸泡整夜后蒸足两个时辰。"我看着灶台上三层蒸笼里雪白的糯米,在柴火慢煨下渐渐变得晶莹透亮,像缀满珍珠的云朵。
二、热闹的捣年糕现场
八个壮劳力轮流抡着枣木锤,喊着号子砸向石臼。每砸一下,糯米团就发出"噗"的闷响,渐渐从颗粒分明变得绵软柔韧。李叔的额头沁出汗珠,在冬阳下闪闪发亮。
2. 揉制的手法
当糯米捣成光滑的面团,几位巧手的阿姨立即围上来。她们蘸着桂花油,像变魔术般把年糕揉成白胖的条状,有的还包进豆沙馅,捏成元宝形状讨吉利。
三、传承的味道
捧着热乎乎的年糕咬下去,糯米的清甜瞬间充满口腔。奶奶笑着说:"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看着曾祖母捣年糕。"石臼上的凿痕记录着六十年的光阴,而木锤声里,是代代相传的温暖记忆。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分到了新鲜年糕。妈妈把年糕切片油炸,金黄酥脆的外皮裹着拉丝的糯米,蘸着红糖吃得满嘴留香。这滋味,就是最地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