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嵩山300字日记
一、山门初启见春色
晨光熹微时,我们已立于嵩山脚下。青石阶蜿蜒入云,两侧古柏苍翠欲滴,山桃花零星点缀其间,宛如粉蝶栖于枝头。呼吸间尽是松针与泥土混合的清香,偶有鸟鸣从深谷传来,空灵如佛寺钟声的回响。同学们嬉笑着拾级而上,书包里便当盒碰撞的声响,与林间簌簌风声奏成春日的交响曲。
二、禅院钟声洗尘心
行至半山腰,少林寺的黄瓦朱墙忽现于绿荫深处。千年银杏才吐新芽,嫩绿如云烟浮于枝头。观武僧习拳时,衣袂破空之声与诵经声交织,刚柔并济间仿佛看见时光在此凝固。在碑林摩挲古人刻石时,指腹触到凹凸的刀痕,忽然懂得何为"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的意境。
三、绝顶长风荡胸襟
登临峻极峰那刻,苍穹仿佛触手可及。棉絮般的云朵从指缝间流过,山下麦田如碧绿棋盘,伊洛河似银带绕城。同学们纷纷摸出手机拍照,我却怔怔望着悬崖边的野杏树——虬枝斜伸向虚空,满树白花在风中颤动,像极了古人系在绝壁的祈愿绶带。忽然了悟"会当凌绝顶"不仅是视野的开阔,更是心境的涅槃。
四、三百字的重量
归途大巴上摊开日记本,原打算敷衍三百字交差。笔尖却不由自主地流淌:太室山雾霭如何聚散,观星台石圭怎样丈量光阴,连途中分享的芝麻饼香味都跃然纸上。忽然明白真正的日记从不需要字数约束,当少室山的夕照透过车窗,在纸页投下晃动光斑时,那些关于春天、群山与成长的故事,早已自行找到了最好的叙述方式。
后记:山河入梦
夜深重读日记,墨迹里竟隐约泛出嵩山草木的气息。那株绝壁野杏或许已被晚风吹落无数花瓣,但它在春风中奋力绽放的姿态,却与少年们奔涌的热血、老师们鬓角的银丝、石阶上斑驳的苔痕一起,永远镌刻在了十六岁的春天。这三百字终究太短,短得装不下整座中岳的千年时光;又实在太长,长得足以用一生来回味这个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