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日记300字上网课:屏幕一方的学习独白

日记300字上网课:屏幕一方的学习独白

一、晨光与登录

清晨七点半,闹钟划破了卧室的宁静。与往日奔赴校园不同,我如今只需翻身下床,趿拉着拖鞋,走到书桌前按下电脑的电源键。这就是我日记300字上网课的开端,日复一日。屏幕上陆续弹出同学们登录的提示音,代替了教室里嘈杂的问候声。我抿了一口温水,感觉这场持久战才刚刚开始。

二、课堂的游离感

语文课讲到朱自清的《背影》,老师共享屏幕展示着文章段落。我的视线却不由自主移向窗外——一只麻雀正轻巧地跃上枝头。忽然耳畔传来老师点名:“刚才这段话表达了什么情感?”我心头一紧,慌忙在对话框里敲出似是而非的答案。这种随时可能被抽问的紧张感,与传统课堂迥然不同,却又在虚拟空间中无限放大。

中场休息的碎片化

课间休息十分钟,我快步走向厨房准备早餐,手机突然震动:数学作业提醒。捧着牛奶回座位的路上,班级群又弹出新的通知。这种碎片化的节奏让人难以真正放松,仿佛永远处于待命状态。我在日记里写道:网课将时间切割成零散的片段,连喘息都变得匆忙。

三、专注力的拉锯战

下午的物理课最为难熬。麦克风里传来老师平稳的声线,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公式不断滚动。我努力聚焦在楞次定律的讲解上,手指却不自觉地点开了购物网站。当猛然回神时,已经错过了关键推导过程。这种注意力的分散与集中,成了每天都要经历的拉锯战。不得不承认,缺少了同桌的互相监督,自律变得格外艰难。

课后时分的孤寂

傍晚五点,完成最后一节英语口语课后,我关闭了所有窗口。房间里突然安静得能听见主机散热的风声。往常这个时间应该是和同学们结伴回家的欢声笑语,现在却只剩下屏幕暗下去后的反光。我翻开日记本,认真写下:今天网课共计6小时,互动3次,走神次数...不好意思统计。

四、键盘敲击的思考

在完成老师布置的300字日记作业时,我忽然意识到:这种特殊的学习方式,正在重塑我们的学习习惯。当提问需要先点击“举手”图标,当鼓掌变成了点赞表情,当交头接耳变成了私聊窗口,我们是否在获得便利的同时,也失去了什么?

关灯前,我在日记末尾添上一句:但愿春暖花开时,我们能摘下口罩,在真实的教室里相视而笑,而这段日记300字上网课的日子,将成为时代留给我们的特殊印记。